[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3167.2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鹏;章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嘉华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1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铬反应池、二沉池、蓄水池。本系统铬反应池为独创设计,核心采用了浸铜铁屑与蛋白质泡沫的双重处理技术,第一步利用铜和铁的电位差不同,在铁表面形成了Cu‑Fe原电池,原电池增加了铁屑表面离子的活性电位,从而促进了铁表面的电子转移,加快了还原去除铬离子的反应速率。第二步利用碱化后的蛋白质,蛋白质表面具有了活性,使水中的铬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络合沉淀吸附在气泡表面,随着气泡不断上浮至溶液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排出泡沫,达到去除目的。同时石英砂、砂土的过滤以及曝气,使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有机物浓度大幅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系统 含铬废水 反应池 原电池 离子 电位差 电位 砂土 表面活性剂 蛋白质表面 蛋白质泡沫 化学需氧量 有机物浓度 表面形成 电子转移 络合沉淀 气泡表面 溶液主体 双重处理 铁屑表面 沉砂池 调节池 二沉池 铬离子 泡沫层 去除铬 石英砂 碱化 氨氮 格栅 排出 曝气 上浮 铁屑 吸附 蓄水池 去除 蛋白质 还原 过滤 | ||
【主权项】:
1.一种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铬反应池、二沉池、蓄水池等;其中: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含铬废水通过管道连接格栅的入水口,格栅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沉砂池的入水口,沉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调节池的入水口,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铬反应池的入水口,铬反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二沉池的入水口,二沉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的入水口,蓄水池的循环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铬反应池的水槽入口,铬反应池的水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的循环水入水口,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排放管道;其中,铬反应池包括加热仓、水槽、循环水泵、反应器、缓冲箱、过渡箱、气泡发生器、泡沫箱、曝气泵、气体入口、气体出口、铬反应池出水口、铬反应池入水口、加药口等;其中:加热仓位于池体上部,密闭式结构,内置一组加热电阻丝,底端两侧设有加热仓出口,顶部与铬反应池入水口连通;水槽位于加热仓下,为密封式长方体,水槽两端分别设有水槽入口和水槽出口,水槽入口与外侧的循环水泵连接,水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的循环水入水口,水槽内部垂直分布多根过水管,过水管为玻璃材质,壁厚0.5cm,高50cm,直径为2cm,每根过水管间距为10cm,循环水无法进入过水管,加热仓出口通过玻璃管道连接水槽内的过水管;反应器位于水槽下的缓冲箱内,顶端由玻璃管道连接水槽内的过水管,反应器为圆柱形设计,高70cm,直径2.5m,内添加3层填料,从上至下分别为石英砂、砂土、制备铁屑;铬反应池内左下方设置过渡箱,过渡箱内安装提升水泵和磁铁搅拌器,缓冲箱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渡箱;气泡发生器位于缓冲箱下,气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曝气泵,曝气泵通过管道连接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铬反应池的出水口;铬反应池体右下方设置泡沫箱,泡沫箱内布置加热装置,泡沫箱右侧与气体出口连通,泡沫箱通过管道连接气泡发生器;加药口位于池体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嘉华,未经章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031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