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态数据集上的实体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0645.4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志;丁小欧;李建中;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8/231 | 分类号: | G06F18/2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李亚东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时态数据集上的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规则对数据进行预处理;S2:框架聚类;S3:类融合。本发明首次针对无时间戳的时态数据集合上实体识别问题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定义了时态数据集上属性的不确定性,并相应地对记录之间的相似度计算采用了动态权重的计算方法,这种动态权重计算方法的效果是明显优于固定权重的。本发明有效地结合了否定匹配依赖规则和时序约束规则,减少了算法运行的时间并保证了算法输出的结果,对于实体识别中的聚类分析阶段,提出了新颖的时态聚类算法。 | ||
| 搜索关键词: | 时态 数据 实体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时态数据集上的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规则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否定匹配依赖规则将初始数据集合S分成多个小集合,利用时序约束规则对不可能指向同一实体的记录对之间标记符号“‑”,每个小集合中未被标记符号“‑”的记录之间使用符号“·”进行连接并计算它们的相似度sim(t1,t2);S2:框架聚类,当两条记录t1,t2之间有符号“·”连接且它们的相似度sim(t1,t2)大于阈值θh时,使用符号“+”连接这两条记录,在存在“+”关系的记录对上计算传递闭包以得到初始数据集S的框架聚类结果Q;S3:类融合,定义所述框架聚类结果Q中只包含一条记录的类为单体类,包含多条记录的类为实体类,将所述单体类选择性地融合到所述实体类中转化为候选类,所述实体类直接转化为候选类,进一步对所述候选类进行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006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ID3算法的决策树生成方法
- 下一篇:训练集的修正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