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回勾刃的手工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9427.3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2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振元;郝佳轩;王福吉;成德;郑嘉全;谷天雨;闫建博;樊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F1/32 | 分类号: | B26F1/32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关慧贞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具有回勾刃的手工钻头属于机械加工工具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回勾刃的手工钻头,特别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手工制孔。该钻头以凸双顶角为基本钻型,修改其两顶角角度,以减小钻削轴向力,抑制分层和撕裂损伤的产生。钻头由横刃,第一主切削刃,第二主切削刃,回勾刃,四条副切削刃,刀柄六部分组成。钻头的回勾刃包含在第二主切削刃中,由一个反向刃和一个刮切刃构成。该钻头采用由反向刃和刮切刃构成的回勾刃结构,对已产生的毛刺损伤进行二次去除,利用小后角的副切削刃完成孔壁的最终铰削修整。排屑槽取较小的螺旋角,减少进给不稳定对加工过程的干扰。该钻头实现对纤维复合材料的钻扩铰一次性手工高质量制孔。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勾刃 主切削刃 副切削刃 顶角 切刃 损伤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机械加工工具 纤维复合材料 钻削轴向力 毛刺 螺旋角 排屑槽 手工制 一次性 质量制 刀柄 分层 横刃 后角 减小 铰削 进给 孔壁 去除 撕裂 钻型 修整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回勾刃的手工钻头,其特征是,该钻头以凸双顶角为基本钻型,修改其两顶角角度,减小钻削轴向力,抑制分层和撕裂损伤的产生;钻头由横刃(A),第一主切削刃(B),第二主切削刃(C),回勾刃(D),四条副切削刃(E),刀柄(F)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回勾刃(D)包含在第二主切削刃(C)中,钻头具体结构参数如下:/n所述钻头为四排屑槽的凸双顶角结构,初始切削区分布有第一、第二两条主切削刃(B、C);扩孔区均布有四条副切削刃(E),其中两条副切削刃(E)延伸至初始钻削区并与第一主切削刃(B)相交,另外两条副切削刃(E)延伸至第一主切削刃副后刀面,多刃同时切削提高了钻削加工效率;在钻头最前端为横刃(A),是钻头的定心结构,为适应复合材料小轴向力要求,取钻心厚度b为钻头直径d的0.25-0.35倍,横刃宽度a为钻心厚度b的0.35倍;/n第一主切削刃(B)为初始钻削区,为抑制分层及撕裂损伤的产生,取第一顶角α为60-90°,修磨该段切削刃前角q1为20-25°,后角h1为25-32°,提升切削刃对纤维的切断性,取第一主切削刃末端直径d1为刀具直径d的0.4-0.47倍;/n第二主切削刃(C)为扩孔区,用来实现加工至终孔直径和去除初始钻削引起的损伤,第二顶角β在15-18°之间,在该区域修磨出刃带R,控制宽度在0.5-2.0mm之间,修磨该段切削刃前角q2在15-20°,后角h2在8-15°之间;/n回勾刃(D)包含在第二主切削刃(C)中,由一个反向刃(M)和一个刮切刃(N)共同构成,反向刃(M)与水平线夹角γ在5-7°之间,反向刃(M)的前角q3为14-17°,后角h3为10-15°,反向刃(M)的顶端距第二主切削刃(C)的距离e为0.1-0.15d,控制回勾刃(D)中的刮切刃(N)与轴向方向θ为12-15°,修磨刮切刃前角q4为10-14°,刮切刃后角h4为8-10°,刮切刃(N)顶端距离第二主切削刃(C)和副切削刃(E)交界的长度f为0.5-1.0mm,分别在反向刃(M)和刮切刃(N)上修磨回勾刃刃带g宽0.2-0.5mm;/n两条副切削刃(E)继承第二主切削刃(C)的前后角,同时修磨出副后角se,取其数值为第二主切削刃(C)后角h2的1.2-1.5倍,取排屑槽的螺旋角u为5-7°,沿螺旋槽拓展第二主切削刃(C)上的刃带R至副切削刃(E)上;刀柄(F)直径d2根据夹持的需求常取6-8m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994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箱板制作的整形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缓冲材料模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