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前置超声波加湿环节的智能电表加速交变湿热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1900.9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洪涛;辛承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置超声波加湿环节的智能电表加速交变湿热试验方法,通过设置交变湿热试验开始前打开表壳进行超声波加湿并静置的前置环节,增加智能电表元器件的受潮程度,以此增强智能电表交变湿热试验过程中湿度应力与温度应力的耦合作用,提高湿热试验效率,缩短湿热试验时间,降低试验成本,且本发明涉及的方法不增加改变智能电表失效模式的风险。本发明从智能电表关键元器件湿度敏感度、防潮能力以及受潮危害度信息的整理,提出了一种确定受潮时长及静置时长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智能电表总受潮参量能为不同型号智能电表的交变湿热试验数据间对比提供基准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前置 超声波 加湿 环节 智能 电表 加速 湿热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前置超声波加湿环节的智能电表加速交变湿热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统计智能电表关键元器件数量n,并将其依次命名为x1,x2,x3...xn;(2)定义关键元器件湿度敏感度指标S,按照元器件对湿度敏感性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SL、SM、SH,分别赋值0.3、0.5、0.7;定义关键元器件防潮能力指标D,按照元器件自身防潮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DL、DM、DH,分别赋值0.3、0.5、0.7;定义关键元器件受潮危害度指标I,按照元器件受潮后影响智能电表性能的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IL、IM、IH,分别赋值0.3、0.5、0.7;通过确定智能电表关键元器件湿度敏感度指标S、防潮能力指标D、受潮危害度指标I的等级并完成赋值后按照公式
获得x1,x2,x3...xn对应的受潮参量h1,h2,h3...hn,然后计算获得该智能电表总受潮参量
并取0.5和1.0作为总受潮参量h的阈值;(3)定义基准时长T,若h<0.5,受潮时长T1=T,静置时长T2=0,即不设置静置环节;若0.5≤h≤1.0,受潮时长T1=(1+h)T,静置时长T2=T1,即1:1设置静置时长;若h>1.0,受潮时长T1=(1+h)T,静置时长T2=2T1,即1:2设置静置时长;(4)将智能电表固定于挂表架后拆卸智能电表表壳,在密闭空间中借助超声波进行加湿操作,维持恒定湿度T1时长;(5)受潮结束后,重新安装好智能电表表壳,使其恢复固定于挂表架时的初始状态,静置T2时长,为吸附作用预留充分时间,进一步稳定智能电表内部受潮程度;(6)按照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标准中的试验流程开展交变湿热试验,考察智能电表在湿热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6190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