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线性SVM算法的电离层相位闪烁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9953.2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祝雪芬;林梦颖;陈熙源;汤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SVM算法的电离层相位闪烁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机器学习中的非线性SVM算法,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相位闪烁判断,SVM算法目的是通过给定的具有某些特征的样本,寻找一个超平面对样本进行分类,并应用到新样本中。在此过程中,首先将接收到的GPS信号经高通滤波等处理并计算得相位闪烁指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线性 svm 算法 电离层 相位 闪烁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非线性SVM算法的电离层相位闪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接收机中测量到的信号利用相位数据去趋势项、接收机载波环路低带宽设计及几何相位中心偏移标定后,得到新的载波相位数据
以一段时间(例如3分钟)为一块进行数据划分,经处理后提取每块信号特征量,即相位闪烁指数
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并手动标记对应的闪烁事件标签,作为机器学习的训练样本;步骤B,构造一个未知的非线性SVM分类器模型;目的是通过给定的具有某些特征的样本,寻找一个超平面对样本进行分类,进一步应用到未知样本类别的新样本中。该分类器通过样本进行交叉验证得出最优超参数,将样本分为“发生相位闪烁事件”和“未发生相位闪烁事件”两类,即为二元分类问题,最终得到最优非线性SVM分类器,能够对新的闪烁事件做出最优分类。步骤C,将新闪烁事件的特征向量输入步骤B中的非线性SVM分类器,分类器自动对该闪烁事件进行分类,得到值为1或‑1的标签,同时处理大量闪烁事件分类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299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