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交通流模式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9548.8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瑶;阮利程;杨轶平;卞建忠;施沈科;俞平;叶健;朱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电梯交通模式识别方法,首先计算每一数据点的局部密度及其与密度更高数据点的最小距离;然后通过两者绘制决策图,人工选择聚类中心;最后,对剩余数据点,按照与它距离最近的密度更高数据点所属类别进行归类。该算法有以下优点:第一,继承了密度聚类算法的优点,不需要指定聚类数并可以对任意形状数据聚类。第二,可以较好适应不同类簇具有不同密度的数据集。第三,适应任意度量作为距离。第四,算法是确定性算法,而非迭代算法,计算量较小。第五,可排除异常值与噪声点。 | ||
搜索关键词: | 算法 聚类算法 高数据 聚类 非迭代算法 交通流模式 电梯交通 聚类中心 距离最近 密度聚类 模式识别 人工选择 剩余数据 形状数据 最小距离 计算量 决策图 数据点 数据集 噪声点 度量 归类 确定性 绘制 继承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电梯交通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下式计算计算距离矩阵;dij=d(xi,xj)=||xi‑xj||2令数据集X=(x1,...,xn),xi是m维向量,表示一个数据点;步骤2:根据下式计算每个数据点的局部密度ρi
其中,
dc为截断距离;步骤3:根据下式计算每个数据点与高密度点之间的距离δi
步骤4:画出判定图并选择类簇中心;步骤5:把每个数据点都归属到最近的类簇中心;步骤6:输出每个数据点所属类簇的向量y。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5954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