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锶-锌混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3795.9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砚美;杨水彬;张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7F3/0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锶‑锌混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锶‑锌混金属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Sr(pydc)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锶‑锌混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ZnSr(pydc)2(H2O)6]n·2nH2O,其中pydc2‑为吡啶‑2,4‑二羧酸酸根;所述的配合物的结构为Sr(II)离子和Zn(II)离子同时与配体配位的三维网状结构;属于C2/c空间群,单斜晶系;在不对称单元中,有一个Sr(II)离子,一个Zn(II)离子,两个pydc2‑离子,六个配位水分子和两个客体水分子;每个Sr(II)离子采取八配位,分别与来自四个吡啶‑2,4‑二羧酸配体上的四个O原子和四个水分子配位;Zn(II)离子采取六配位,分别与来自两个吡啶‑2,4‑二羧酸配体上的两个O原子和两个N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配位;吡啶‑2,4‑二羧酸配体连接Sr(II)离子和Zn(II)离子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437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