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16839.9 申请日: 2018-09-03
公开(公告)号: CN109168867B 公开(公告)日: 2021-01-26
发明(设计)人: 司纪升;张煜;王鹏;汪宝卿;刘宾;王洪滨;王梅燕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2/20;A01C21/00;C05G3/80
代理公司: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代理人: 岳秀梅
地址: 2501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包括选地、秋冬施肥整地、播种、间苗、培土、春季施肥、采杏、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多个步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在杏树林中种植藜麦,当藜麦进入灌浆期后,杏树繁茂的枝叶使藜麦的后期生长始终处于阴凉下,为藜麦在低海拔地区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藜麦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本发明不仅在选地、播种、培土等方面,有效防止藜麦倒伏。而且,底肥和高效复合肥的配合施用,适用于里藜麦的整个生长周期,有利于藜麦的抗倒伏,提高藜麦的产量,同时还有效提高藜麦的品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杏树 复合 种植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杏树‑藜麦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杏树成行种植,杏树定植为一条直线,种植行距12‑15m,株距3‑5m的杏树林;(2)秋冬施肥:在每棵杏树的四周深埋施肥桶,所述施肥桶包括桶部和颈部,所述桶部开设有若干透肥孔,所述透肥孔为从内向外的单通道孔洞,所述桶部的底部掩埋在距地面深度为5‑10m处;所述颈部为管状结构,底部连通至所述桶部的顶部,顶部为肥料口,与地面平齐,并设置有肥料盖;秋冬施肥时,将所述肥料盖打开,将水溶性复合肥投入施肥桶中;(3)整地:在杏树的行间深松晒垡,使地块满足深、松、细、平的要求;(4)播种:4月中上旬进行播种,采用穴播,按行距50‑60cm,株距40‑50cm挖穴,穴深3‑5cm,在播种穴中施入底肥,将藜麦种子均匀撒入播种穴内,每个播种穴下藜麦种子4‑7粒,盖上草木灰和土壤的混合物,稍加施压,播种后再浇一次水;经3‑5天即可发芽出苗;其中,所述底肥中含有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人畜粪尿200‑400份、秸秆100‑200份、硫酸亚铁5‑10份、过磷酸钙10‑20份、木质素20‑40份、腐殖酸70‑80份、亚硒酸钠10‑20份、硅酸盐菌剂0.5‑1份、酵母粉1‑5份、枯芽胞杆菌0.5‑1份;(4)间苗:藜麦出苗后,苗高15‑20cm时,进行间苗,同时进行第一次除草,每穴定苗1‑2株;(5)培土:苗高40‑60cm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对藜麦进行第一次培土;苗高80‑100cm时,进行第二次培土;(6)春季施肥:藜麦出苗40‑45天时,施加高效复合肥,施用量为300‑400kg/亩;其中,所述高效复合肥中含有以质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草木灰80‑90份、淤泥100‑150份、硼砂10‑20份、调环酸钙5‑10份、过磷酸钙10‑2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腐殖酸5‑1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亚硒酸钠10‑20份;(7)采杏:6月中上旬,收获杏;(8)病虫害防治:在芫箐交配季节进行观察,人工捕捉芫箐;(9)采收:当藜麦穗变黄变红时,采取整株采收的方式分2‑3次将藜麦采收完,采收完后进行晾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168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