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安全施工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3455.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泽林;李吉;杨斌;孙兴华;夏孝军;杜承波;秦晓波;王定泽;程树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隧道安全施工管控系统,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使险情发生具备预判性,使险情发生后的救援和逃生过程具有联动性和协调性。包括采集人员信息的定位监测模块、视频监测模块、量测模块、BIM智能管控平台和逃生指引模块;所述BIM智能管控平台根据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动态变形数据判定围岩为稳定状态,根据视频信息判定作业区危险状态;并据此识别险情类别,做出相应逃生规划。本发明,通过BIM智能管控平台集成了隧道洞内作业区内隧道结构、作业人员和作业情况的实施信息,能掌握洞内施工安全情况以及作业人员的分布情况,使险情发生具备预判性,同时能使险情发生后的救援和逃生过程具有联动性和协调性。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管控平台 管控系统 隧道安全 联动性 预判 智能 判定 定位监测模块 动态变形数据 视频监测模块 救援 量测模块 人员信息 施工安全 视频信息 隧道结构 隧道施工 隧道围岩 危险状态 支护结构 指引模块 隧道洞 作业区 围岩 施工 采集 规划 | ||
【主权项】:
1.隧道安全施工管控系统,包括定位监测模块(1)和BIM智能管控平台(2);所述定位监测模块(1)为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定位识别卡,采集人员信息,并将人员信息传递至BIM智能管控平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频监测模块(3)、量测模块(4)和逃生指引模块(5);所述视频监测模块(3)安装于隧道掌子面作业区、仰拱作业区和二衬作业区,实时监测隧道作业区视频信息,并将视频信息通过无线讯号传递给BIM智能管控平台(2);所述量测模块(4)安装于隧道支护结构,实时采集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动态变形数据,并将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动态变形数据通过无线讯号传递给BIM智能管控平台(2);所述逃生指引模块(5)与BIM智能管控平台(2)通信连接;所述BIM智能管控平台(2)根据接受到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动态变形数据判定围岩为稳定状态与不稳定状态,根据接受到的视频信息判定作业区为危险状态与不危险状态;并据此识别险情类别,当BIM智能管控平台(2)判定作业区为危险状态时,结合定位监测模块(1)检测的人员信息,启动内置应急预案,BIM智能管控平台根据危险源类别和位置,为施工人员在内置应急预案所包含的多条逃生路线中匹配出最优逃生路线,并将逃生路线传递给逃生指引模块(5),通过逃生指引模块(5)发出指示指引施工人员逃生;当BIM智能管控平台(2)判定作业区为不危险状态,且围岩为不稳定状态,则生成预警预报指令并传递给逃生指引模块(5),通过逃生指引模块(5)发出警示,通知施工人员撤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7345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