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复合仿生探测装置及探测目标融合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8471.7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桥;赵振轶;王朝晖;刘钰;李一青;郑腾飞;王斌;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89 | 分类号: | G01S17/89;G01D21/02;B63G8/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复合仿生探测系统及探测目标融合识别方法,包括水下激光探测模块、人工侧线感应模块以及电场探测通信模块。利用激光探测装置采集信息进行近距离高精度测距、定向及水下目标成像;利用人工侧线装置采集的水流水压信息得到航行器相对速度、所处深度,以及定位水下振源;利用电场探测通信装置进行障碍物探测和水下通信,最后使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融合识别方法,通过三类探测系统传感单元的信息融合,以及多个航行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为通过水下航行器集群控制执行复杂任务提供保障。通过不同探测系统得到的协同信息,实现水下航行器的高精度自主探测功能,为水下航行器进行海洋集群探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复合 仿生 探测 装置 目标 融合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水下复合仿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激光探测装置、人工侧线感应装置、电场探测通信装置、探测器壳体和数据处理平台;水下激光探测装置、人工侧线感应装置和电场探测通信装置均连接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处理水下激光探测装置、人工侧线感应装置和电场探测通信装置反馈的数据信息,分别得到激光图像信息、自身运动状态信息、水中振源位置信息和目标物体位置形状信息;水下激光探测装置设置在探测器壳体的前端,人工侧线感应装置对称设置在探测器壳体的两侧,电场探测通信装置设置在探测器壳体的侧面和探测器壳体两端,数据处理平台设置在探测器壳体内;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激光信号处理器、水流水压数据处理器和电信号处理器,激光信号处理器、水流水压数据处理器和电信号处理器均输出结果到深度神经网络对目标进行进一步识别分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9847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补偿传感器视场限制的自动化车辆操作
- 下一篇:一种三波段机载激光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