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无线路由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2127.0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葛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顺英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无线路由器,包括主体和若干天线,主体内设有进气罩、散热机构、散热罩,散热罩内设有隔板和灯光控制模块中,散热机构包括抽气箱、鼓风机、进气管和吸热单元,抽气单元包括通气管、驱动电机、转动轴、摆动杆、连接杆、推板、抽气管和出气管,该多功能的无线路由器,通过散热机构,能够有效的将该无线路由器工作产生的大量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防止该无线路由器由于过热而自动关机,不仅如此,在灯光控制模块中采用了简单常规的元器件,不仅保证了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路由器 散热机构 灯光控制模块 散热罩 隔板 鼓风机 抽气单元 驱动电机 热量散发 吸热单元 自动关机 摆动杆 常规的 抽气管 抽气箱 出气管 进气管 进气罩 连接杆 通气管 转动轴 过热 推板 元器件 生产成本 天线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的无线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若干天线(2),各天线(2)均设置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主体(1)内设有进气罩(5)、散热机构、散热罩(21),所述进气罩(5)和散热罩(21)分别设置在主体(1)内的两侧,所述进气罩(5)和散热罩(21)均与散热机构连接,所述散热罩(21)内设有隔板(22)和灯光控制模块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抽气箱(3)、鼓风机(6)、进气管(7)和吸热单元,所述进气管(7)的一端与进风罩连通,所述进气管(7)的另一端与抽气箱(3)连通,所述抽气箱(3)内设有抽气单元,所述抽气箱(3)与抽气单元连接;所述抽气单元包括通气管(9)、驱动电机(11)、转动轴(12)、摆动杆(13)、连接杆(14)、推板(15)、抽气管(16)和出气管(17),所述通气管(9)的一端与抽气管(16)连通,所述通气管(9)的另一端与抽气箱(3)连通,所述抽气管(16)与出气管(17)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17)的另一端与吸热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与转动轴(12)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2)与摆动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摆动杆(1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推板(15)固定连接,所述推板(15)设置在抽气管(16)内,所述通气管(9)内设有第一阀门(10),所述出气管(17)内设有第二阀门(18);所述吸热单元包括工作箱(4)、吸热管(19)和排气管(20),所述工作箱(4)内设有工作机构,所述吸热管(19)缠绕在工作箱(4)的外周,所述吸热管(19)沿着工作箱(4)的外周螺旋分布,所述吸热管(19)的一端与出气管(17)连通,所述吸热管(19)的另一端与工作箱(4)的一侧连通,所述工作箱(4)的另一侧与排气管(20)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管(20)的另一端与散热罩(21)连通;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灯光控制电路,所述灯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顺英,未经葛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721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电子磁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中发热芯片与壳体之间的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