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毗邻区特征识别及自动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5251.1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名;刘振东;刘坡;赵占杰;王飞;武鹏达;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师事务所 11537 | 代理人: | 朱红来 |
地址: | 1008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毗邻区特征识别及自动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依据面要素的结构特征,建立结构特征判读指标自动识别毗邻区;步骤二、利用膨胀‑腐蚀变换精确计算各个毗邻区边界;步骤三、通过空间叠加计算提取各个毗邻区内部桥接面;步骤四、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取桥接面毗邻化线并对毗邻化线进行修正;步骤五、依据步骤四所得的毗邻化线对桥接面进行分裂融合处理,使被桥接面分割的面要素成为毗邻面要素;步骤六、将形成的毗邻化结果作为新的面要素,重复进行步骤一至五,直至不存在可以进行毗邻化操作的面要素。本发明是是一种动态迭代的过程,渐进式实现毗邻区要素的毗邻化处理,为毗邻化操作机器智能化处理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毗邻区 毗邻 桥接面 特征识别 自动处理 智能化处理 操作机器 动态迭代 空间叠加 融合处理 自动识别 毗邻面 判读 腐蚀 膨胀 修正 分割 分裂 重复 | ||
【主权项】:
1.一种毗邻区特征识别及自动处理方法,所述毗邻区包含若干个面要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识别及自动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依据面要素的结构特征,建立结构特征判读指标自动识别毗邻区;所述面要素的结构特征包括带状桥接面宽度、分布格局指数、形状相似度指数、重叠度指数;所述结构特征判读指标自动识别毗邻区的过程为:对于区域内的面要素集{Pi}(i=1,2,...,n),根据带状桥接面宽度阈值TBDistance确定候选毗邻区全集,对于任一要素Pi,进一步根据分布格局指数、形状相似度指数、重叠度指数识别其邻近面要素中适宜进行毗邻化操作的面要素,并构成毗邻区子集,遍历候选毗邻区全集中的全部面要素,形成多个毗邻区集合;步骤二、利用膨胀‑腐蚀变换精确计算各个毗邻区边界;步骤三、通过空间叠加计算提取各个毗邻区内部桥接面;步骤四、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取桥接面毗邻化线并对毗邻化线进行修正,其中,对于毗邻化线的修正采用分支去抖动法以及利用边界作为约束进行修正;步骤五、依据步骤四所得的毗邻化线对桥接面进行分裂融合处理,使被桥接面分割的面要素成为毗邻面要素;步骤六、将形成的毗邻化结果作为新的面要素,重复进行步骤一至五,直至不存在可以进行毗邻化操作的面要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9525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