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2036.9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1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崔昌浩;林道庆;田鹏;马双;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叠加生成融合图像;根据所述融合图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以获得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和/或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将所述融合图像转换为标准特征向量;和/或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将所述融合图像转换为目标特征向量;目标特征向量与标准特征向量逐一进行比对,求取相似度,进行人脸识别。所述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图像融合模块、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训练模块、特征向量获取模块、相似度获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本发明为全被动、非接触式识别,无需受检者配合完成各种活体识别动作,从而可以做到实时识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光 图像 红外 融合 识别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人脸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S2、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叠加生成融合图像;S3、人脸识别模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融合图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以获得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和/或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将所述融合图像转换为标准特征向量;依据所述标准特征向量完成人脸注册;和/或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将所述融合图像转换为目标特征向量;S4、提取目标特征向量,与已注册的标准特征向量逐一进行比对,求取相似度,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判断,进行人脸识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2203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