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含小分子抗氧化物的人工血管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92170.9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芳;姜力;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58;A61L27/18;A61L27/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含小分子抗氧化物的人工血管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易于实施,制备过程较为简单,混合到材料中的抗氧化小分子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地提高体外内皮细胞对其黏附效率,体内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原位释放的儿茶素可促进人工血管细胞化和再生;并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血管 小分子 抗氧化物 构建 体外抗氧化活性 生物相容性 内皮细胞 体内实验 制备过程 儿茶素 抗氧化 细胞化 有效地 体外 黏附 应用 再生 释放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构建含小分子抗氧化物的人工血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CL)和小分子抗氧化物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成微米纤维支架:首先称取小分子抗氧化物5‑10mg,溶于10mL氯仿/甲醇溶液,氯仿与甲醇的体积比为5∶1,常温下避光搅拌,使小分子抗氧化物充分溶解;第二步加入1‑2g聚己内酯,使其质量/体积浓度为10‑20%,搅拌24h;第三步利用高压静电纺丝将溶液制成微米纤维支架:将溶液吸入10mL一次性注射器,使用21G规格的平头针头,静电纺丝过程中的推进泵速度为1.0‑8.0mL/h,电压为12‑16kV,使用2mm钢管接收,接收距离为15‑18cm,将收集得到的电纺支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48h,得到混有小分子抗氧化物的聚己内酯微米纤维的电纺人工血管支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9217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