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生态过滤系统监测堵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6943.8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少元;丁彦礼;周先宝;李榕海;胡宝源;解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G01N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过滤系统监测堵塞的方法。建立一个生态过滤系统包括布水区、滤池、水生植物、堵塞监测杆、导线、环状铜电极和集水区,在滤池中安装堵塞监测杆,并且堵塞监测杆离滤池边界的距离大于20cm;如果滤池是长方形,则沿长边方向安装2‑4根堵塞监测杆,如果滤池是正方形,则各边分别安装2根堵塞监测杆;堵塞监测杆上安装环状铜电极,分别用导线连接,用井间电阻率成像仪器分别连接上两个相近的堵塞监测杆;每间隔3‑6个月时间,进行电阻率监测,通过电阻率的变化来反映堵塞范围和程度。本发明设计简单,经济易行,可实现生态过滤系统的精确监测,为污水的处理和运行维护以及生态过滤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杆 堵塞 生态过滤 滤池 系统监测 电阻率 铜电极 水生植物 电阻率成像 导线连接 高效运行 技术保障 精确监测 运行维护 布水区 集水区 长边 污水 监测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生态过滤系统监测堵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一、建立一个可监测堵塞的生态过滤系统,包括布水区(1)、滤池(2)、水生植物(3)、堵塞监测杆、导线(8)、环状铜电极(9)和集水区(10);滤池(2)的两侧分别与布水区(1)和集水区(10)相连,滤池(2)的上方种有水生植物(3);所述水生植物(3)为美人蕉、芦苇、梭鱼草和菖蒲中的一种;二、在表面积为10m2‑50m2的滤池(2)中固定安装堵塞监测杆,并且堵塞监测杆离滤池(2)边界的距离大于20cm;如果滤池(2)是长方形,则沿长边方向安装2‑4根堵塞监测杆,如果滤池(2)是正方形,则各边分别安装2根堵塞监测杆;三、堵塞监测杆上安装环状铜电极(9),环状铜电极(9)间距5‑10cm,并分别用导线(8)连接;四、用井间电阻率成像仪器分别连接上两个相近的堵塞监测杆,井间电阻率成像仪器通过堵塞监测杆上的环状铜电极进行电阻率监测,监测方式采用应用地球物理中的井间成像的方式进行;五、如果滤池(2)没有发生堵塞,各部分电阻率特征相似,电阻率值差别不大,则是均匀电阻率,两根堵塞监测杆之间的电阻率值分布比较平稳;如果滤池(2)出现堵塞,则堵塞区域中的填料孔隙多为无机物颗粒填充,而无机物颗粒电阻率高于污水的电阻率,所以堵塞区域的电阻率会比未堵塞的区域电阻率高,此时两根堵塞监测杆之间的电阻率分布在堵塞区域部分将升高,依此能定位两根堵塞监测杆之中发生堵塞的位置;六、再连接另外相近的两个堵塞监测杆,按照上面相同的方式实现两根堵塞监测杆之间的堵塞监测,实现整个滤池的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5694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