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草打捞船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4040.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华;周欣;盛娇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安中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草打捞船及其方法。它包括无人船、进草口、输送管、螺旋铰刀、转轴、出草口、调速电机、远程操作单元、角度调节装置、摄像头、报警装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装草箱、竖井、调速双向射流泵、上水管、下水管、舵驱动装置、连接杆、舵、满载感应装置等,通过调整输送管的角度来控制水草打捞深度,螺旋铰刀将水草铰送到装草箱。本发明实现了无人船在水面上高效地进行水草打捞的作业,工作人员根据摄像头传回的视频掌握河道情况,进行远程操作,保障了无人船在水草打捞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运行费用低等显著优点,在水环境治理中极具研究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水草 无人船 打捞 摄像头 螺旋铰刀 输送管 草箱 角度调节装置 远程操作单元 竖井 报警装置 调速电机 感应装置 供电单元 驱动装置 远程操作 运行费用 在水环境 调速 出草口 进草口 连接杆 上水管 射流泵 下水管 转轴 满载 视频 河道 水面 制造 治理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水草打捞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船(1)、进草口(2)、输送管(3)、螺旋铰刀(4)、转轴(5)、出草口(6)、调速电机(7)、角度调节装置(10)、连接杆(11)、竖杆(12)、报警装置(14)、装草箱(19)、竖井(20)、调速双向射流泵(21)、上水管(22)、下水管(23)、舵驱动装置(24)、连接线(25)、舵(26)、满载感应装置(27)和下水孔(29);所述的输送管(3)下端设有进草口(2),上端设有出草口(6),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铰接于输送管(3)中部,另一端铰接于角度调节装置(10)上;角度调节装置(10)固定在无人船(1)的船头位置;调速电机(7)固定在输送管(3)的顶端,同轴内置在输送管(3)内的转轴(5)穿过输送管(3)的顶端与调速电机(7)相连,且转轴(5)上沿程装有螺旋铰刀(4),转轴(5)和螺旋铰刀(4)均连续布置在进草口(2)和出草口(6)之间,用于将水草从进草口(2)输送至出草口(6);在出草口(6)正下方的无人船(1)船体上布置竖井(20),装草箱(19)置于竖井(20)中,用于承接从出草口(6)落下的水草;调速双向射流泵(21)一端连接上水管(22),另一端连接下水管(23),上水管(22)末端位于打捞船所在水域的水面之下,下水管(23)另一端连通无人船(1)船头下端的下水孔(29);舵(26)布置在无人船(1)的船尾吃水线以下,且与舵驱动装置(24)相连;满载感应装置(27)布置在无人船(1)的船身吃水线以下,满载感应装置(27)包括第一上金属片(30)、第二上金属片(31)、下金属片(32)和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所述的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为密闭充气的半球体,半球体顶面平整;第一上金属片(30)和第二上金属片(31)设置于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内部的顶面上,且两者不接触,下金属片(32)布置于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内部的球面上;在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下沉至预设位置之前,所述下金属片(32)与第一上金属片(30)和第二上金属片(31)不接触;在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下沉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半球形充气橡胶球(33)挤压变形,使下金属片(32)与第一上金属片(30)和第二上金属片(31)同时接触;所述的报警装置(14)两端通过连接线(25)与所述的第一上金属片(30)和第二上金属片(31)相连,所述的第一上金属片(30)和第二上金属片(31)构成控制报警装置(14)启动和关闭的触点开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安中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安中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540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人艇的智能水面垃圾回收处理系统
- 下一篇:可蓄水排水的漂浮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