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幅度和相位同时调控的超表面艾利波束产生器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4578.2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许河秀;彭清;王光明;梁建刚;张小宽;袁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8 | 分类号: | H01Q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71005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超表面电磁调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幅度、相同同时调控的超表面艾利波束产生器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的艾利波束产生器为二维超表面,由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幅度 相位 同时 调控 表面 波束 产生器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幅度、相位同时调控的超表面艾利波束产生器,其特征在于,由M*N个具有不同结构参数、不同旋转角度Φ的超表面单元(TSRR)在平面内等间距排列组成;所述超表面单元中,包含两种不同半径的三层顺序旋转开口圆环谐振器单元1与单元2,记为TSRR1与TSRR2;两种圆环的外半径R1通过调谐,使得TSRR1与TSRR2的相位差在中心工作频率f0=9.4GHz处为180°,半径差通过相位仿真计算确定;TSRR1与TSRR2在超表面中的排布规律依据有限能量无衍射艾利波包传播方程计算的口径相位分布得到,它们的旋转角度依据有限能量无衍射艾利波包传播方程计算的口径幅度分布得到;在线极化平面波激励下,能产生长距离无衍射传输的一维、二维自加速交叉线极化波束,形成抛物线状传输轨迹,具有横向加速、自我愈合以及有限能量无衍射传输特性;其中,所述超表面艾利波束产生器的超表面单元(TSRR),具有交叉极化高透射幅相调控功能,即能同时调控透射幅度和相位,其结构由上、中、下三层金属结构和两层介质板交替层叠组成;其中,三层金属结构为等大开口圆环谐振器,且开口方向从下至上依次顺序旋转ψ=45°,用于形成交叉极化高透射率;2层金属结构之间为介质板;这种超表面单元(TSRR)结构,可通过改变圆环的外半径R1和内半径R2可以改变交叉极化透射相位,而交叉极化透射幅度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旋转角度Φ可以改变透射幅度,而透射相位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几乎不受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245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