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救生圈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82042.9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救生圈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救生设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救生圈固定装置无法适配多种救生圈的问题。本可调式救生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后侧面设有调节槽,还包括固定在底座后侧面上的座板,调节槽槽底和座板上设有前轴槽和后轴槽,还包括调节柱,调节柱前端和后端设有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转轴和后转轴嵌在前轴槽和后轴槽内,底座上设有三道杆孔,还包括后端穿在杆孔内的架杆,调节柱后端面设有扭槽,还包括嵌在扭槽内的扭簧,前转轴前端和调节槽槽底设有前连接槽和连接孔,还包括后端固定有推块的连接杆,连接杆穿设在连接孔内,连接杆前端固定有连接块。本固定装置能更加稳定固定救生圈,同时能适配更多的救生圈。 |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圈 固定装置 底座 调节柱 可调式 连接杆 前转轴 后侧面 后转轴 连接孔 槽槽 后轴 扭槽 前轴 适配 座板 救生设备 前连接槽 后端面 道杆 杆孔 架杆 扭簧 推块 | ||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式救生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后侧面设有圆形调节槽(11),调节槽(11)轴线与底座(1)后侧面垂直,还包括贴合固定在底座(1)后侧面上的座板(2),所述的调节槽(11)槽底和座板(2)上分别设有与调节槽(11)同轴设置的前轴槽(12)和后轴槽(21),还包括外壁带锯齿的圆柱形调节柱(3),调节柱(3)前端和后端分别同轴设有前转轴(31)和后转轴(32),所述的前转轴(31)和后转轴(32)分别活动嵌在前轴槽(12)和后轴槽(21)内,且调节柱(3)前后两端面分别抵在调节槽(11)槽底和座板(2)上,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三道杆孔(13),杆孔(13)两端分别位于底座(1)外壁上,且杆孔(13)中部一侧孔壁与调节槽(11)槽壁连通,三道杆孔(13)以调节槽(11)轴线为轴呈等角度分布,并相互交叉错位设置,还包括后端分别穿设在三道杆孔(13)内的三根架杆(4),架杆(4)后端杆壁设有沿架杆(4)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齿槽,且三根架杆(4)通过齿槽与调节柱(3)上的锯齿啮合,并使三根架杆(4)呈联动结构,所述的调节柱(3)后端面同轴设有环形扭槽(33),还包括嵌在扭槽(33)内的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扭槽(33)槽底和座板(2)连接,所述的前转轴(31)前端和调节槽(11)槽底分别设有前连接槽(34)和连接孔(14),还包括后端固定有推块(51)的连接杆(5),连接杆(5)活动穿设在连接孔(14)内,且连接杆(5)前端固定有外壁带锯齿的圆柱形连接块(52),所述的连接孔(14)靠近前转轴(31)的一端孔壁加深设有后连接槽(15),前连接槽(34)槽壁和后连接槽(15)槽壁分别具有沿周向分布有若干齿槽;所述的架杆(4)前端弯折形成U形内弯钩(41),且内弯钩(41)内侧具有U形内钩部(42),所述的三根架杆(4)的内钩部(42)均朝向底座(1)设置,且所述的扭簧扭动调节柱(3),使调节柱(3)旋转,并通过锯齿与齿槽配合使架杆(4)朝向底座(1)移动,并使架杆(4)前端与底座(1)距离为最小;或所述的架杆(4)前端弯折形成U形外弯钩(43),且外弯钩(43)内侧具有U形外钩部(44),所述的三根架杆(4)的外钩部(44)均反向底座(1)设置,且所述的扭簧扭动调节柱(3),使调节柱(3)旋转,并通过锯齿与齿槽配合使架杆(4)反向底座(1)移动,并使架杆(4)前端与底座(1)距离为最大;且能后拉推块(51),使连接块(52)与前连接槽(34)分离,且能将救生圈(6)上任意一侧外壁置于任意一个内钩部(42)内侧,并通过救生圈(6)移动对应的架杆(4),使架杆(4)反向底座(1)移动,且通过锯齿与齿槽配合,使三根架杆(4)前端均反向底座(1)移动,且能释放架杆(4),并使扭簧带动调节柱(3)旋转,并使架杆(4)朝向底座(1)移动,并将救生圈(6)外壁分别置于三个内钩部(42)内侧;或者将救生圈(6)任意一侧内壁置于任意一个外钩部(44)内侧,并通过救生圈(6)移动对应的架杆(4),使架杆(4)朝向底座(1)移动,且通过锯齿与齿槽配合,使三根架杆(4)前端均朝向底座(1)移动,且能释放架杆(4),并使扭簧带动调节柱(3)旋转,并使架杆(4)反向底座(1)移动,并将救生圈(6)内壁分别置于三个外钩部(44)内侧;且能推动推块(51),使连接块(52)通过锯齿与前连接槽(34)和后连接槽(15)上的齿槽啮合,并使所述的调节柱(3)与底座(1)相对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8204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