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底座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9333.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骆海涛;周维佳;刘玉旺;张伟;富佳;矫利闯;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搅拌摩擦焊机器人结构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底座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分析因素;步骤2:对底座动态优化设计,得到底座拓扑优化后的结构;步骤3:进一步优化筋格单元的出砂孔与筋格单元固有频率关系;步骤4:进一步优化筋格单元筋板壁厚、边长与筋格单元固有频率关系;步骤5:进一步优化底座内的筋格单元密度,确定筋格单元层数以及底座框架尺寸;步骤6:对底座结构最优方案进行验证。本发明通过有限元分析,找到对底座结构优化目标敏感的设计变量,并求得这些设计变量在基于指定的多目标加权优化算法中的一组最优解,最终给出结构设计的合理方案,用于改善底座结构的综合动态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摩擦 机器人 底座 结构 拓扑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底座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1:确定分析因素,影响底座结构动态特性的因素包括底座内部由筋板、出砂孔构成的筋格单元以及底座的框架;/n步骤2:对底座动态优化设计,得到底座拓扑优化后的结构;/n步骤3:在步骤2拓扑优化后的底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筋格单元的出砂孔与筋格单元固有频率关系,确定出砂孔的形状、孔径、数量;/n步骤4:在步骤3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筋格单元筋板壁厚、边长与筋格单元固有频率关系,确定筋格单元的筋板壁厚和筋格单元的边长比例关系;/n步骤5:在步骤4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底座内的筋格单元密度,确定筋格单元层数以及底座框架尺寸;/n步骤6:对步骤5得出的底座结构最优方案进行验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933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