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全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8082.6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涛;刘治勇;朱鑫;张庭生;张天明;王湛文;潘亚嘉;刘昱岗;王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5/04;B62D7/14;B60K17/30;B60K17/35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全转向机构,属于车辆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四边形框架的纵梁中心偏后位置设有横梁,横梁中部的丝杠电机输出轴端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尾端连接,丝杠的前端通过螺纹与空心滑杆尾端的内螺纹配合,空心滑杆的前端与活动横梁中部固定,活动横梁底部两侧与纵梁中心线等宽位置设有与纵梁滑槽配合的滑块,活动横梁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链条驱动电机和链轮轴,主动链轮与环形链条一啮合,环形链条一与从动链轮啮合,直连杆二、直连杆一的尾端与环形链条一的外环铰接,直连杆一和直连杆二的前端与“L字形”摇杆的尾端铰接,“L字形”摇杆的前端与车轮的轴固定,四支“L字形”摇杆的转角处分别与前端梁和后端梁两端的上表面铰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转向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动车的全转向机构,包括底盘构架(9)、带有轮毂电机和制动盘的四个车轮(1),以及与车轮(1)轴固定的连杆机构,底盘构架(9)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四边形框架左右两侧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梁和后端梁内侧固定,纵梁中心偏后位置设有横梁,横梁中部设有电机(3),丝杠电机(3)输出轴的颈部通过轴承座(12)与横梁固定,端头通过联轴器(10)与丝杠(4)的尾端连接,丝杠(4)的前端通过螺纹与空心滑杆(8)尾端的内螺纹配合,空心滑杆(8)的前端与活动横梁(19)中部固定,活动横梁(19)底部两侧与纵梁中心线等宽位置设有与纵梁滑槽配合的滑块,活动横梁(19)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链条驱动电机(14)和链轮轴(13),链条驱动电机(14)的电机轴通过平键与主动链轮(7)固定,主动链轮(7)与环形链条一(6)啮合,环形链条一(6)与从动链轮(11)啮合,直连杆二(16)、直连杆一(18)的尾端与环形链条一(6)的外环铰接,直连杆一(18)和直连杆二(16)的前端与“L字形”摇杆(5)的尾端铰接,“L字形”摇杆(5)的前端与车轮(1)的轴固定,四支“L字形”摇杆(5)的转角处分别与前端梁和后端梁两端的上表面铰接;后端梁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链条驱动电机(14)和链轮轴(13),环形链条二(17)与主动链轮(7)和从动链轮二(11)啮合,直连杆三(2)的尾端与环形链条二(17)的外环铰接,直连杆四(15)的尾端与环形链条二(17)的内环铰接,直连杆三(2)、直连杆四(15)的尾端分别与“L字形”摇杆(5)的尾端铰接,与杆件三(2)和杆件相连,“L字形”摇杆(5)的前端与车轮(1)的轴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808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负载汽车转向装置
- 下一篇:电机驱动动力转向系统的电机控制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