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离子迁移膜的耗氧型燃油箱惰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75616.X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9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孝天;冯诗愚;李超越;王苏明;刘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D37/32 | 分类号: | B64D37/32;B64D37/34;C01B13/02;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离子迁移膜的耗氧型燃油箱惰化系统,将油箱上部气相空间燃油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与补气混合,然后在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进行无焰催化燃烧,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的反应后气体紧接着进入离子迁移膜分离系统,氧气被分离出来用于乘客呼吸或其他用途,剩下的富氮气体流入油箱进行惰化,达到燃油箱防火防爆的目的,且系统不向外界排放燃油蒸气。本发明具有气体分离效率高、惰化时间短、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迁移 耗氧型 燃油 箱惰化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带离子迁移膜的耗氧型燃油箱惰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油箱(1)、第一阻火器(2)、过滤器(3)、第一压缩机(4)、文丘里稳压器(5)、回热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8)、第一电加热器(9)、催化反应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第二电加热器(12)、第一离子迁移膜系统(13)、第二离子迁移膜系统(14)、第三离子迁移膜系统(15)、第一冷却器(16)、第三温度传感器(17)、第一电动调节阀(18)、第二阻火器(19)、氧浓度传感器(20)、第二冷却器(21)、第四温度传感器(22)、第二压缩机(23)、氧气瓶(24)、自动控制器(25)和第二电动调节阀(26);所述油箱(1)包含气体出口和气体入口;所述回热器(6)包含冷侧通道、氧气通道和富氮气体通道,用于将氧气通道、富氮气体通道中气体的热量对冷侧通道中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离子迁移膜系统(13)、第二离子迁移膜系统(14)、第三离子迁移膜系统(15)均包含入口、氧气出口和富氮气体出口,均用于通过离子迁移膜分离出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所述自动控制器(25)包含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所述油箱(1)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阻火器(2)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阻火器(2)的出口分别和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26)的出口、过滤器(3)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26)的入口接冲压空气来流;所述过滤器(3)的出口、第一压缩机(4)、文丘里稳压器(5)、回热器(6)的冷侧通道、第一温度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8)、第一电加热器(9)、催化反应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第二电加热器(12)的入口依次管道相连;所述第二电加热器(12)的出口分别和第一离子迁移膜系统(13)的入口、第二离子迁移膜系统(14)的入口、第三离子迁移膜系统(15)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回热器(6)氧气通道的入口分别和所述第一离子迁移膜系统(13)氧气出口、第二离子迁移膜系统(14)氧气出口、第三离子迁移膜系统(15)氧气出口管道相连,回热器(6)富氮气体通道的入口分别和所述第一离子迁移膜系统(13)富氮气体出口、第二离子迁移膜系统(14)富氮气体出口、第三离子迁移膜系统(15)富氮气体出口管道相连;所述回热器(6)氧气通道的出口、第二冷却器(21)的热侧通道、第四温度传感器(22)、第二压缩机(23)、氧气瓶(24)依次管道相连;所述回热器(6)富氮气体通道的出口、第一冷却器(16)的热侧通道、第三温度传感器(17)、第一电动调节阀(18)、第二阻火器(19)、油箱(1)的入口依次管道相连;所述氧浓度传感器(20)的探头伸入所述油箱(1)内,用于感应所述邮箱(1)上方气体的氧浓度;所述第一冷却器(16)、第二冷却器(21)冷侧通道均接冲压空气后排出;所述自动控制器(25)的电流输入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11)、第三温度传感器(17)、氧浓度传感器(20)、第四温度传感器(22)电气相连,电流输出端分别和所述第一压缩机(4)、第一电加热器(9)、第二电加热器(12)、第一电动调节阀(18)、第二压缩机(23)、第二电动调节阀(26)电气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561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