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6147.9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亮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3;C02F1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308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属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有脱水装置,污水收集槽,絮凝装置,产热风机,加热炉,螺旋污泥干化装置或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热风管,导热管,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冷凝系统;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低,低温时通过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对脱水装置和絮凝装置进行加温,使脱水和絮凝处理效果好,脱水干燥一体化立体设置,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现有空间狭小的污水厂的技术改造。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干化装置 余热回用系统 脱水装置 絮凝装置 脱水 加热炉 污水处理技术 污泥含水率 污水收集槽 干化处理 冷凝系统 立体设置 脱水干燥 污泥脱水 絮凝处理 导热管 热风管 热风机 污水厂 一体机 污泥 带式 干化 加温 一体化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是对污泥脱水机的改进,主要由脱水装置和干化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有脱水装置,污水收集槽,絮凝装置,机架,产热风机,加热炉,螺旋污泥干化装置或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热风管,导热管,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冷凝系统;其中的脱水装置是叠片式螺旋脱水装置或离心脱水装置或带式压榨脱水装置或平板式脱水装置或板框压滤式脱水装置,其中叠片式螺旋脱水装置由动环,定环,螺旋推动轴和减速电机组成,定环与机架位置固定安装,动环与定环间隔设置,螺旋推动轴设置在定环和动环的中部,减速电机与机架位置固定安装,螺旋推动轴和减速电机通过齿轮或联轴器连接,螺旋脱水装置的两侧设置侧挡板,离心脱水装置由转鼓,螺旋输送轴,差速器,上盖,转鼓电机,螺旋输送电机,电机传动装置组成,转鼓电机和螺旋输送电机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转鼓电机通过差速器和电机传动装置与转鼓连接,螺旋输送电机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与螺旋输送轴连接,上盖设置在转鼓上部的外侧,左右两侧与机架固定连接,带式压榨脱水装置主要由滤带,辊压筒,减速电机构成,滤带分为上下两组,分别绕过辊压筒,辊压筒通过轴承和气动装置与机架连接,减速电机与机架位置固定,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与辊压筒连接,平板式脱水装置由筛条,三角转子和压榨板,长轴和减速电机组成,至少两个三角转子并联设置在长轴上,至少两个长轴并排设置在机架上,长轴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与减速电机连接,减速电机与机架位置固定安装,筛条设置在三角转子的上部,压榨板设置在筛条的上部,压榨板的前端的上部设置空气气缸,空气气缸与机架位置固定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板框压滤式脱水装置由滤板,滤框,滤布,止推板,压紧板和压紧装置组成,滤板和滤框垂直安装在机架的横梁的上部,滤板的两侧为滤布,滤板和滤框间隔设置,滤板与滤框的中部为圆孔,输泥水管与圆孔对应,止推板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一端,压紧板设置在另一端,与压紧装置连接;污水收集槽设置在脱水装置的下部,上部敞开,下部的一侧设置出污水口,或污水收集槽内侧的下部设置污水收集管,污水收集管与出污水口连接;絮凝装置设置在脱水装置的出湿泥口相对应的另一侧,包括絮凝搅拌槽,絮凝反应槽,絮凝搅拌槽和絮凝反应槽相邻设置,之间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水口,絮凝搅拌槽内设置搅拌机一台,上部设置溢流口一个,进泥水管一个,进药液管一个,絮凝反应槽的上部通过输泥水管与脱水装置的进泥水口连接,脱水装置出湿泥口的下部设置收泥器,收泥器上部进料口设置在脱水装置出泥口的下部,下部出料口设置在螺旋污泥干化装置或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的进泥口的一侧,螺旋污泥干化装置分为倾斜设置式,水平设置式和上下设置式三种,倾斜设置式的污泥干化装置设置在污水收集槽的侧面,螺旋污泥干化装置由干化前段,污泥中转箱和干化后段三个部分组成,干化前段设置在污水收集槽的一侧,外侧为密闭的输泥管,中部为螺旋翻动轴,干化前段进泥口处的管体的上部与脱水装置出湿泥口的下部水平,干化前段与进泥口处一侧的顶端设置减速电机一台,减速电机通过齿轮或联轴器与螺旋翻动轴连接,螺旋翻动轴单根设置,或两根上下平行或左右平行设置,干化前段的另一端位置降低,其下部高于地面50mm至400mm,顶端为出污泥口,设置在污泥中转箱内的一侧,污泥中转箱设置在污水收集槽的一侧,干化后段的一端设置在污泥中转箱内的下部,干化后段的另一端抬高,其上部与脱水装置的出湿泥口的下部或上部水平,顶端设置减速电机一台,减速电机通过齿轮或联轴器与螺旋翻动轴连接,干化后段的顶端的下部设置出干泥口,出干泥口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水平设置式螺旋污泥干化装置的干化前段和干化后段水平设置在地面之上,污水收集槽的下部,干化前段前端设置进泥口,后端设置在污泥中转箱中,干化后段的前端设置在污泥中转箱中,干化后段的末端的下部设置出干泥口或末端向上设置出泥管,出泥管内设置螺旋升料轴,出泥管高度与脱水装置的出湿泥口相同,顶端向上设置排余热口,螺旋升料轴的顶端设置减速电机一台,出泥管顶端的下部设置出干泥口,上下设置式螺旋污泥干化装置,干化前段和干化后段水平设置,干化前段放置在干化后段的上部,脱水装置或污水收集槽的下部,干化前段前端设置进泥口,后端设置在污泥中转箱中,干化后段的前端设置在污泥中转箱中,干化后段的末端的下部设置出干泥口或末端向上设置出泥管,出泥管内设置螺旋升料轴,出泥管高度与脱水装置的出湿泥口相同,顶端向上设置排余热口,螺旋升料轴的顶端设置减速电机一台,出泥管顶端的下部设置出干泥口;带式污泥干化装置水平设置在脱水装置或污水收集槽的下部,单层或多层上下摆放,由箱体,减速电机,传动轴,输送带,滚轴,热风管和导热管组成,传动轴设置在箱体内的两侧,输送带缠绕在两端的传动轴之间,滚轴设置在上部一侧的输送带的下边,传动轴通过齿轮或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连接,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的前端的上部设置进泥口,排余热口设置在带式污泥干化装置前端或后端的上部,收泥器的出料口与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的进泥口连接,出干泥口设置在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的末端的下部,或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的末端向上设置出泥管,出泥管下端设置在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的末端的下部,出泥管上端升高至脱水装置的出湿泥口上部或下部位置,出泥管上端的下部设置出干泥口,热风管或导热管设置在上侧的输送带的上侧或下侧,或上下两侧,分别与产热风机或加热炉连接;设置在干化前段和干化后段的管内侧的两侧和上部的热风管上设置通孔,输泥管在靠近进泥口和出干泥口处向上穿过干化前段和干化后段的管道设置排余热口,与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连接,干化前段和干化后段的导热管设置在输泥管下部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分为脱水辅热管和絮凝辅热管,脱水辅热管设置在脱水装置的两侧与机架固定连接,朝向脱水装置的一侧设置通孔,通孔间隔为30mm至100mm,孔直径3mm至20mm或封闭设置,两端分别与排余热口和产热风机出风口或加热炉出液口或出蒸汽口和回流口通过管道连接,两端连接处各设置阀门一个,絮凝辅热管设置在絮凝装置的外侧或内侧,环绕设置,絮凝辅热管的出风口设置在絮凝搅拌槽内的下部或絮凝搅拌槽的外侧,絮凝辅热管的进风口分别与排余热口和产热风机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并各设置阀门一个,或一端通过热循环泵与加热炉的出液口或出蒸汽口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炉的回流口连接;产热风机设置在絮凝装置的下部,分为鼓风机,电热丝组件和外壳体,鼓风机和电热丝组件设置在外壳体内,与外壳体固定连接,鼓风机设置在电热丝组件的一侧,出风口设置在另一侧,或设置加热炉,加热炉设置在絮凝装置的下部或单独设置,出液口或出蒸汽口通过热循环泵与导热管的导入管连接,回流口与导热管的导出管连接;冷凝系统的冷凝水管的前端与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的脱水辅热管或絮凝辅热管的末端连接,冷凝水管的末端插入污水收集槽内。/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亮,未经石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461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运动的叠片螺旋式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建筑泥浆处理工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