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重LS-SVM的锂电池热工艺时空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9738.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东;徐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K9/6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史亮亮;资凯亮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重LS‑SVM的锂电池热工艺时空建模方法,步骤一,搭建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平台,步骤二,得到锂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条件下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时空数据,步骤三,上位机通过PCA算法(即主成分分析算法)学习一组表征空间非线性特征的空间基函数,步骤四,上位机使用伽辽金方法将常微分方程模型ai(t)分解成两个独立的非线性模块gi(·)和hi(·),步骤五,上位机使用两个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串联构成双重LS‑SVM模型来逼近非线性模块gi(·)和hi(·)。用于LIBs温度分布的在线估计。使用两个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串联构成双重LS‑SVM模型模拟包含两个固有耦合非线性的分布式参数系统,在两个耦合非线性的性能近似方面更有效,并且模型精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上位机 锂电池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非线性模块 温度分布 耦合 热工艺 建模 串联 主成分分析算法 锂电池充放电 时空 常微分方程 非线性特征 空间基函数 随时间变化 循环充放电 表征空间 参数系统 控制平台 时空数据 性能近似 在线估计 算法 逼近 分解 学习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双重LS‑SVM的锂电池热工艺时空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搭建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平台,在锂电池的表面均匀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并由数据采集装置将每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所述锂电池和电池测试柜电连接,由电池测试柜向所述锂电池提供输入信号
使锂电池循环进行充放电;步骤二,上位机统计所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得到锂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条件下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时空数据,并将所述时空数据定义为:{T(x,y,z,t)|x=1,...,nx,y=1,...,ny,z=1,...,nz,t=1,...,L},其中,nx表示时空数据在x方向的数据点个数,ny表示时空数据在y方向的数据点个数,nz表示时空数据在z方向的数据点个数,L为时间长度;步骤三,上位机通过PCA算法(即主成分分析算法)学习一组表征空间非线性特征的空间基函数
从而将步骤二采集到的时空数据T(x,y,z,t)解耦为:
其中,ai(t)为时空数据T(x,y,z,t)的常微分方程模型,n为常微分方程模型的阶数;步骤四,上位机使用伽辽金方法将常微分方程模型ai(t)分解成两个独立的非线性模块gi(·)和hi(·):ai(t)=gi(ai(t‑1))+hi(u(t‑1));步骤五,上位机使用两个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串联构成双重LS‑SVM模型来逼近非线性模块gi(·)和hi(·),并且通过LS‑SVM算法辨识非线性模块gi(·)和hi(·)的参数;步骤六,上位机通过整合所述空间基函数和所述常微分方程模型,时空合成获得锂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条件下的温度时空分布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973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围岩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方向盘抖振性能的评价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