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波的非线性超声异侧激励混频的微裂纹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445.5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博;王雪;王晢;马畅;曾周末;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的非线性超声异侧激励混频的微裂纹定位方法,包括:将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被测试件的两侧,构成了非线性lamb波异侧激励;采集由被测试件中存在的疲劳裂纹在异侧激励作用下产生的混频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对混频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特征频率、以及特征频率出现的时间,实现疲劳损伤结构的识别与定位。本发明将小波变换理论结合MATLAB软件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提出一种从时频分析角度对金属板材中微裂纹进行检测并定位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并不断进行参数的优化,获取能够表征混频信号特征频率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非线性lamb波异侧激励混频定位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 ||
搜索关键词: | 混频信号 小波变换 微裂纹 混频 非线性超声 被测试件 时频分析 特征频率 小波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金属板材 理论结合 疲劳裂纹 疲劳损伤 提取特征 无损检测 最佳参数 采集 检测 优化 应用 | ||
【主权项】:
1.基于小波的非线性超声异侧激励混频的微裂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被测试件的两侧,构成了非线性lamb波异侧激励;采集由被测试件中存在的疲劳裂纹在异侧激励作用下产生的混频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对混频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特征频率、以及特征频率出现的时间,实现疲劳损伤结构的识别与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1744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生产的无损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地板砖铺设空鼓检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