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编码超材料单元的智能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6978.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崔铁军;张茜;刘彻;万向;张磊;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0;G06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8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字编码超材料单元的智能化设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对构建超材料的1bit单元的基础图案进行数字编码,采用深度学习设计算法预测1bit单元中不同模块排布时的单元极化波反射相位;2)根据超材料功能要求,确定构建超材料的1bit单元结构的极化波相位差θ,结合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块和深度学习模块设计极化波相位差为θ的1bit单元结构。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实现了对多bit单元的理想反射相位的自动化设计,具有高效性和简便性,且扩展性良好,能够代替软件仿真,缩短获得编码单元信息相应的复杂度和时间,快速简便地设计多波束多极化人工电磁表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编码 材料 单元 智能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数字编码超材料单元的智能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对构建超材料的1bit单元的基础图案进行数字编码,采用深度学习设计算法预测1bit单元中不同模块排布时的单元极化波反射相位;2)根据超材料功能要求,确定构建超材料的1bit单元结构的极化波相位差θ,结合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块和深度学习模块设计极化波相位差为θ的1bit单元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69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