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79045.X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刘军;王锡智;邢胜;张建刚;苏雅丽;曹永清;张锐锐;张志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 地址: | 061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包括有筒体、承重底座和存放箱,且筒体通过其底部的缓冲弹簧垫与承重底座弹性连接,筒体内通过隔板形成有可回收垃圾存储腔、不可回收垃圾存储腔和污染垃圾存储腔,筒体底部开设有排料斗,且排料斗与可回收垃圾存储腔连通,排料斗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卸料板,承重底座内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承重底座通过排料口与其底部的粉碎槽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三个不同的垃圾存储腔可将日常产生的垃圾进行有效分类,避免不同类垃圾放置于一起使得后期垃圾回收难以进行,同时在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存储的同时方便对垃圾进行挤压碾碎,并对其进行输送存储,大大减少了垃圾的存放空间。 |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底座 存储腔 可回收垃圾 排料斗 筒体 垃圾分类回收 机器人本体 排料口 智能化 垃圾 连通 存储 隔板 不可回收垃圾 缓冲弹簧垫 垃圾存储腔 存放空间 弹性连接 垃圾放置 垃圾回收 人本发明 污染垃圾 有效分类 安装架 存放箱 粉碎槽 卸料板 碾碎 机器人 挤压 体内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37),所述机器人本体(37)包括筒体(1)、承重底座(2)和存放箱(25),所述筒体(1)底部位于所述承重底座(2)凹槽内,且所述筒体(1)通过其底部的缓冲弹簧垫(11)与所述承重底座(2)弹性连接,所述筒体(1)内通过隔板形成有可回收垃圾存储腔(8)、不可回收垃圾存储腔(9)和污染垃圾存储腔(10),所述筒体(1)底部处开设有排料斗(16),且所述排料斗(16)与所述可回收垃圾存储腔(8)连通,所述排料斗(16)对应的所述承重底座(2)内固定有安装架(17),且所述安装架(17)上固定安装有卸料板(18),且所述卸料板(18)与所述排料斗(16)端口契合,所述承重底座(2)内底部开设有排料口(19),且所述排料口(19)与所述排料斗(16)对应设置,所述承重底座(2)通过所述排料口(19)与其底部的粉碎槽(20)连通,所述粉碎槽(20)固定安装有主动辊(33)和从动辊(34),所述主动辊(33)和所述从动辊(34)通过其上的齿块紧密啮合,且所述主动辊(33)输入端与所述粉碎槽(20)外部固定的旋转电机(35)输出端连接,所述粉碎槽(20)端口处与所述存放箱(25)连接,所述存放箱(25)包括有第一存放箱(26)、第二存放箱(27)和第三存放箱(28),且所述第一存放箱(26)、所述第二存放箱(27)和所述第三存放箱(28)之间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存放箱(26)与输料槽(21)连通,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存储腔(9)通过不可回收垃圾输料管(32)与所述二存放箱(27)连通,所述污染垃圾存储腔(10)通过污染垃圾输料管(31)与所述三存放箱(28)连通,所述第一存放箱(26)、所述第二存放箱(27)和所述第三存放箱(28)内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8),所述压力传感器(38)型号为PT124B‑21,所述存放箱(25)上固定安装有单片机(39),所述单片机(39)型号为S7‑1200,所述所述第一存放箱(26)、所述第二存放箱(27)和所述第三存放箱(28)外部均安装有警报器(40),且所述单片机(39)与所述警报器(40)和压力传感器(38)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师范学院,未经沧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7904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智能的医疗垃圾桶
- 下一篇: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