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机器人编程轨迹诊断及速度优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82999.9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健;朱志红;黄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周磊;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编程轨迹诊断及速度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原始编程代码,并建立工业机器人模型,获取工业机器人的属性参数;(2)对运动轨迹进行离散,形成等弧长的线段并获得一系列的离散点;(3)求逆获取各个离散点的关节坐标;(4)计算出离散点处的关节速度、加速度和力矩;(5)诊断出不能达到编程速度的区域并进行速度优化;(6)输出速度优化后的编程代码,该编程代码与原始编程代码比较,增加了编程点位,优化了编程速度。本发明能实现编程轨迹的速度优化,得到满足机器人动力学的编程代码。使在实际上机运行时,缩短机器人运行时间,运行更加平稳。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机器人 编程 轨迹 诊断 速度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工业机器人编程轨迹诊断及速度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原始编程代码,并建立工业机器人模型,获取工业机器人的属性参数;(2)对原始编程代码生成的运动轨迹进行离散,形成等弧长的线段并获得一系列的离散点,将离散的弧长设定为一个插补周期长度的整数倍,保存离散点的笛卡尔坐标P(x,y,z,A,B,C),其中,x,y,z为工具坐标系的原点相对于工件坐标系的坐标,A,B,C为工具坐标系相对于工件坐标系的姿态;(3)根据离散点的笛卡尔坐标P(x,y,z,A,B,C),求逆获取各个离散点的关节坐标J(θ1,θ2,θ3,θ4,θ5,θ6),θ1,θ2,θ3,θ4,θ5,θ6分别为工业机器人关节i的角度,i=1,2…6;(4)根据各离散点处的关节坐标和编程速度,分别计算出各离散点处的关节速度、加速度和力矩;(5)根据各离散点处的关节速度、加速度和力矩,分别与工业机器人各个关节的速度限制、加速度限制和力矩限制做比较并进行诊断,对不能达到编程速度的区域并进行编程速度优化;(6)输出速度优化后的编程代码,该编程代码与原始编程代码比较,增加了编程点位,优化了编程速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8299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