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科学数据存储关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2627.1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鸣;赵旦谱;阎克栋;台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科学数据存储关联方法,将科学数据通过建立一套元数据描述方案,根据元数据描述查找可以合并的科学数据,将科学数据进行合并后重新调整元数据和科学数据实体进行相应合并减少跨表查询,并将元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存储在Neo4j中,表达出科学数据之间的关联。科学数据实体则存储在MongoDB用以支持复杂逻辑计算。本发明通过建立一套元数据描述对科学数据进行有效描述,并将元数据存储在Neo4j中,表达出科学数据之间的关联,减少存储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存储RDF数据,以及目前存在的查询性能差、速度较慢、以及无法进行复杂分析运算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学 数据 存储 关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科学数据存储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对科学数据的元数据进行描述,并按照模板生成数据描述元数据文件、属性描述元数据文件;步骤2、采用MongoDB数据库对数据描述元数据和属性描述元数据进行合并存储,将具有类似结构的科学数据进行合并;首先对数据描述元数据中的范围项、数据量和主键进行合并,主键如果不一致则采用新的主键;然后对属性描述元数据进行最大化合并,将两个数据集中的数据属性全部包含进去;步骤3、采用Neo4j图数据库对元数据进行存储和关联,Neo4j图数据库节点分为四大层:第一层标识数据分类,第二层标识学科分类,第三层标识数据集的数据描述元数据,第四层为数据集的属性描述元数据;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都可按照分类规则划分为多个层次,并且需与数据集的数据描述元数据中的数据分类、学科分类相对应,每层之间均为从属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526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