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高能效双输入逆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19398.3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葛红娟;吴红飞;杨晶帆;于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高能效双输入逆变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该变换器由两个直流输入源(V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分布式 并网 系统 能效 输入 逆变器 | ||
【主权项】:
1.所述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高能效双输入逆变器由两个直流输入源(VP~VN),两个逆变桥臂(逆变桥臂‑P~逆变桥臂‑N)、两个集成的Boost电路(Boost‑P~Boost‑N)、两个滤波电感(LP~LN)、两个低频开关管(SP~SN)和直流母线电容(CBus)构成。其中,所述逆变桥臂‑P由第一正开关管(SP1)、第二正开关管(SP2)、第一正二极管(DP1)、第二正二极管(DP2)组成;所述逆变桥臂‑N由第一负开关管(SN1)、第二负开关管(SN2)、第一负二极管(DN1)、第二负二极管(DN2)组成;所述Boost‑P由正Boost开关管(SPB)、正Boost二级管(DPB)、正Boost滤波电感(LPB)组成;所述Boost‑N由负Boost开关管(SNB)、负Boost二级管(DNB)、负Boost滤波电感(LNB)组成;其中,所述正半周直流输入源(VP)的正极连于正Boost滤波电感(LPB)的一端和第一正二极管(DP1)的阳级,正Boost滤波电感(LPB)的另一端连于正Boost二级管(DPB)的阳极和正Boost开关管(SPB)的集电极,正Boost二级管(DPB)的阴极连于第一正开关管(SP1)的集电极、直流母线电容(CBus)的正端、第一负开关管(SN1)的集电极和负Boost二级管(DNB)的阴极。第一正开关管(SP1)的发射极连于第一正二极管(DP1)的阴级和第二正开关管(SP2)的集电极,第二正开关管(SP2)的发射极连于正滤波电感(LP)的一端和第二正二极管(DP2)的阴极,正滤波电感(LP)的另一端连于电网(vG)的一端和负低频开关管(SN)的集电极,电网(vG)的另一端连于正低频开关管(SP)的集电极和负滤波电感(LN)的一端,负滤波电感(LN)的另一端连于第二负开关管(SN2)的发射极和第二负二极管(DN2)的阴极,第二负开关管(SN2)的集电极连于第一负开关管(SN1)的发射极和第一负二极管(DN1)的阴极,第一负二极管(DN1)的阳极连于负半周直流输入源(VN)的正极和负Boost滤波电感(LNB)的一端,负Boost滤波电感(LNB)的另一端连于负Boost二级管(DNB)的阳极和负Boost开关管(SNB)的集电极,负Boost开关管(SNB)的发射极连于正半周直流输入源(VP)的负极、正Boost开关管(SPB)的发射极、第二正二极管(DP2)的阳极、负低频开关管(SN)的发射极、正低频开关管(SP)的发射极、第二负二极管(DN2)的阳极和负半周直流输入源(VN)的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1939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电平变换装置电压空间矢量预测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逆变器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