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稳定型聚氨酯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6607.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平;蒋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平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K9/10;C08K7/28;C08K9/04;C08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稳定型聚氨酯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加固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泥炭为原料,提取改性材料并对硅溶胶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实现非有机溶剂中对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接枝,通过分散改性材料的接枝改性,可进一步在硅溶胶表面连接上各种功能基团,通过形成的凝胶分散体,有效在聚氨酯材料内部有机分散并形成三维交联的网状结构,提高聚氨酯加固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分散改性后的凝胶包覆制备的多孔玻璃微粉后,其凝胶发生燃烧并生成的二氧化硅灰烬在高温燃烧形成包覆层,通过玻璃流料在高温时的粘结和助烧作用,使二氧化硅和玻璃微粉之间发生共晶反应,生成致密保护层,从而达到阻燃、耐火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材料 聚氨酯 凝胶 阻燃 制备 二氧化硅 分散改性 接枝改性 硅溶胶 稳定型 泥炭 纳米二氧化硅 非有机溶剂 聚氨酯材料 致密保护层 表面接枝 表面连接 玻璃微粉 多孔玻璃 改性材料 高温燃烧 功能基团 共晶反应 力学性能 三维交联 网状结构 有机分散 灰烬 包覆层 玻璃流 分散体 包覆 微粉 粘结 燃烧 | ||
【主权项】:
1.一种阻燃稳定型聚氨酯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质量比1:15,将泥炭与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混合并置于研钵中研磨分散,得研磨浆液并超声分散,得分散液并置于75~80℃下水浴加热3~5h,静置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收集上层清液并调节pH至2.5,真空冷冻干燥并收集干燥颗粒,改性颗粒;(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硅溶胶、25~30份去离子水、10~15份改性颗粒和25~30份质量分数25%乙醇溶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再在65~75℃下水浴加热20~24h,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凝胶液;(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25~30份二氧化硅、10~15份氧化锆、3~5份硼酸、1~2份二氧化钛和6~8份碳酸钠置于球磨罐中,球磨过筛得球磨粉末并置于坩埚中,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升温加热,保温熔融处理,静置冷却至室温并球磨,收集得玻璃粉末;(4)按质量比1:10,将玻璃粉末添加至氢氟酸中,搅拌混合2~3h后,过滤并收集滤饼,用去离子水淋洗至洗涤液pH呈7.0后,真空冷冻干燥并收集干燥颗粒,按质量比1:5,将干燥颗粒添加至凝胶液中,搅拌混合并超声分散,得分散浆液;(5)将分散浆液置于研钵中,研磨过筛,得改性粉末,按质量比1:10,将改性粉末添加至聚醚多元醇N‑330中,搅拌混合得基体浆料并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基体浆料、35~40份异氰酸酯、1~2份N,N-二甲基乙醇胺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并收集得混合料,将混合料置于模具中并密封处理,在室温下静置固化,脱模即可制备得所述的阻燃稳定型聚氨酯加固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平,未经赵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66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