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的溶解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9614.8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谢纪岭;赵金华;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方特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06 | 分类号: | C08J11/06 |
代理公司: | 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伟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的溶解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对物料进行破碎的破碎装置、用于对经过破碎后的物料进行有机溶解的溶解装置、用于对物料进行蒸馏提纯的提纯装置及用于对提纯后的物料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溶解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设于该反应室内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所述反应室内壁上设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搅拌部件上设有第二加热部件。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加热部件和第二加热部件的设置,使得搅拌部件在搅拌溶解聚乙烯的过程中,有机溶剂能够被加热,进而使得聚乙烯溶解的更为快速和完全,不仅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回收率。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加热部件 搅拌部件 溶解 回收系统 溶解装置 破碎 反应室内壁 工作效率 过滤装置 搅拌溶解 破碎装置 提纯装置 有机溶剂 有机溶解 蒸馏提纯 反应室 提纯 回收率 加热 过滤 室内 | ||
【主权项】:
1.一种聚乙烯的溶解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对物料进行破碎的破碎装置(1)、用于对经过破碎后的物料进行有机溶解的溶解装置(2)、用于对物料进行蒸馏提纯的提纯装置(3)及用于对提纯后的物料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装置(2)包括反应室(5)和设于该反应室内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6);/n所述反应室(5)内壁上设有第一加热部件,所述搅拌部件(6)上设有第二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包括焊接固连于所述反应室内壁上的罩体(91)和设于罩体内的加热元件(92);所述搅拌部件(6)包括搅拌轴(61)、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62)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63);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搅拌轴内的加热腔(93)和设于加热腔内的加热柱(94);所述加热柱(94)外罩设有导热件(95),该导热件(95)的外壁与所述加热腔(93)内壁相贴合;/n反应室(5)上部设有固料投放口(11)和液体进液管(12),该固料投放口(11)内可转动地设有缓冲给料件(13);/n所述搅拌桨(62)为S形结构设置的不锈钢板,搅拌桨(62)上设有弧形的导流凸筋(621),该导流凸筋为搅拌桨的表面直接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搅拌桨(62)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过料通孔(622);/n所述搅拌部件(6)还包括与所述搅拌轴相配合的紊流装置(7),该紊流装置(7)通过传动部件与所述搅拌轴(61)传动连接;所述紊流装置(7)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室侧壁上的两紊流部件,该紊流部件包括与所述反应室侧壁垂直设置的主轴(71)、设于主轴上的多个紊流部(72)及设于该紊流部上的紊流通道(73);所述主轴(71)垂直于所述反应室的侧壁设置,所述紊流通道(73)包括第一紊流凹槽组(731)和第二紊流凹槽组(732),所述第一紊流凹槽组(731)和第二紊流凹槽组(732)的流向为反向设置;/n所述第一紊流凹槽组(731)为设于所述多个间隔均匀的紊流部(72)其中一表面上的弧形凹槽,该凹槽为由远离主轴的一端向靠近主轴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紊流凹槽组(732)包括多个间隔均匀的紊流部(72)另一表面上的弧形凹槽,该凹槽为由靠近主轴的一端向远离主轴的一端倾斜设置;/n所述反应室(5)底壁上设有一操作腔(51),所述搅拌轴(61)上部穿出至反应室外以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搅拌轴的下部穿入至该操作腔(51)内;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搅拌轴下部的主动齿轮(81)、与该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82)、与该传动齿轮传动配合的动力传动件(83)及与所述动力传动件相配合的变向输出部件(84),所述变向输出部件(84)与所述主轴(71)相连;/n所述动力传动件(83)包括穿设于所述反应室侧壁内的传动杆(831)、固设于传动杆下部的齿轮件(832)及设于所述传动杆上部的面齿件(833),所述操作腔(51)底壁上向上延伸形成有柱形的限位柱(511),所述齿轮件套设于该限位柱(511)外,且限位柱(511)与所述齿轮件(832)之间设有第一轴承;/n所述变向输出部件(84)包括与所述面齿件相啮合的第一伞齿件(841)、与该主轴止转配合的第二伞齿件(842),该第二伞齿件(842)与所述第一伞齿件(841)相啮合;所述齿轮件(832)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面齿件(833)与所述第一伞齿件啮合,且第一伞齿件设置在面齿件(833)上方;所述第一伞齿件(841)和第二伞齿件(842)啮合,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二伞齿件(842)止转配合;/n所述第二伞齿件(842)包括伞齿本体(843)和由伞齿本体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844),该连接部(844)内设有一柱形的插接腔(845),所述主轴上设有与该插接腔相配合的插接部(711);所述插接部(711)外表面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条形的止转凸部(712),所述插接腔(711)内壁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止转凹槽,当主轴与第二伞齿件相连时,所述插接部插入至插接腔内,止转凸部插入至止转凹槽内,实现主轴与第二齿轮件的止转配合。/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方特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方特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961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