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高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5946.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刘柳;杨庆新;赵景太;姜山;董维豪;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27/28;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高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结构,发射线圈由若干个强耦合的小线圈由同向旋转的缠绕方式将其同名端并联而构成的;接收线圈由若干个耦合的小线圈依序异向旋转的缠绕方式将其同名端串联而成;构成接收线圈的小线圈和构成发射线圈的小线圈的谐振频率一致。该结构的发射线圈通过两个强耦合的小线圈并联,彼此之间的互感系数比较大,接近于1,大大增强了发射线圈的磁通密度,为高效传能奠定了基础。构成接收线圈的两个小线圈串联在一起的电感量远远大于两个单独线圈的电感量的叠加,由此大大增加了传输效率。该结构在保证发射、接收两端所需空间、安全距离以及所需电能的前提下,增加耦合机构的传输距离和功率密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密度 无线 电能 传输 线圈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高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应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包括若干个强耦合的小线圈由同向旋转的缠绕方式将其同名端并联而构成,所述接收线圈包括若干个耦合的小线圈由依序异向的旋转缠绕方式将其同名端串联而成;构成接收线圈的小线圈和构成发射线圈的小线圈的谐振频率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459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