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NA-银纳米簇构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4522.8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凤;冯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银纳米簇构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制备及其应用,可以实现对miRNA‑21的灵敏性检测,通过加入目标物MiRNA,与目标物miRNA部分碱基互补配对的发夹DNA HP1被打开和目标物结合,形成目标物与发夹DNA H1的杂交链,在加入与发夹DNA HP1碱基互补配对更多的发夹DNA HP2以后,目标物miRNA逐渐被剥夺下来,参与下一次循环。因此miRNA的加入可引发这个催化发夹自组装放大系统,利用以DNA为模板形成的银纳米簇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检测目标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na 纳米 构建 化学 发光 传感器 制备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DNA‑银纳米簇构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5OD的DNAS1、DNA HP1、DNA HP2和miRNA‑21序列分别溶解在缓冲溶液中,得到DNA S1缓冲溶液、DNA HP1缓冲溶液、DNA HP2缓冲溶液和miRNA‑21缓冲溶液;(2)、将抛光处理后的玻碳电极浸入氯金酸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取出,清洗,得到修饰了金纳米粒子的玻碳电极;(3)、将步骤(2)得到的修饰了金纳米粒子的玻碳电极浸入到DNAS1的缓冲溶液中,培养,然后取出,清洗,得到修饰了单链DNAS1的玻碳电极;(4)、将步骤(3)得到的修饰了单链DNAS1的玻碳电极浸入6‑巯基‑1‑己醇溶液中,培养,清洗;(5)、将miRNA‑21缓冲溶液和DNA HP1、DNA HP2缓冲溶液混合,杂交,制备成DNA HP1‑HP2溶液;(6)将步骤(4)中得到的修饰了6‑巯基‑1‑己醇/DNAS1玻碳电极浸入步骤(5)中得到的DNA HP1‑HP2溶液,培养,然后取出,清洗,得到修饰了DNA HP1‑HP2的玻碳电极;(7)将步骤(6)得到的修饰了DNA HP1‑HP2的玻碳电极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培养,再将电极浸入硼氢化钠溶液中,培养,然后取出,清洗,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245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