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基取代的1H-吡啶[3,4-b]吲哚-3-羧酸甲酯的手性拆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6580.6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清;刘晓雨;田宗友;杨梓轩;赵正权;母慧聪;李年玲;任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啶 吲哚 羧酸 手性 拆分 | ||
【主权项】:
1.一类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芳基‑1H‑吡啶[3,4‑b]吲哚‑3‑羧酸甲酯非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S‑1‑(2‑叔丁基苯基)乙胺作为手性拆分试剂,其中1‑芳基‑1H‑吡啶[3,4‑b]吲哚‑3‑羧酸甲酯非对映异构体结构式如式1所示,式中R1=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取代杂环芳基;手性拆分试剂S‑1‑(2‑叔丁基苯基)乙胺结构式如式2所示:
具体拆分方法为:第一步:将待拆分混合物氨基酸酯E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式如式3所示,然后酸化,得到氨基上有取代的ɑ‑氨基酸;
第二步:在溶液中进行酸碱中和反应,采用S‑1‑(2‑叔丁基苯基)乙胺对待拆分混合物ɑ‑氨基酸酸碱中和成盐,利用溶解性差异在一定温度下结晶,手性拆分试剂与其中一个异构体的盐大量析出,抽滤得到该手性拆分试剂与其中一个异构体的盐的晶体,反应式如式4所示;
第三步:析出的结晶,用酸将盐结晶解离,得到的光学纯的ɑ‑氨基酸,光学纯的ɑ‑氨基酸再进行酯化,得到光学纯的手性化合物,反应式如式5所示;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658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