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知识库数据统一管理的透平机械CAE集成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0072.4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叶自强;邱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太泽透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库数据统一管理的透平机械CAE集成平台,系统分析模块、一维中线模块、几何模块、二维通流模块、三维CFD分析模块、FEA有限元分析模块、知识库模块,一维中线模块与系统分析模块相连,几何模块与一维中线模块相连;二维通流模块与几何模块相连,三维CFD分析模块与几何模块相连;FEA有限元分析模块与三维CFD分析模块相连,知识库模块用于对系统分析模块、一维中线模块、几何模块、二维通流模块、三维CFD分析模块、FEA有限元分析模块实现设计数据的积累、存储、分析、显示、管理和再使用。本发明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综合性能好、可靠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知识库 数据 统一管理 透平 机械 cae 集成 平台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知识库数据统一管理的透平机械CEA集成平台,包括:系统分析模块(1)、一维中线模块(2)、几何模块(3)、二维通流模块(4)、三维CFD分析模块(5)、FEA有限元分析模块(6)、知识库模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分析模块(1)用于进行概念设计、可行性分析、热循环分析、选型设计和分析,为透平机械部件具体设计提供设计工况热力学参数;所述的一维中线模块(2)与系统分析模块(1)相连,在系统分析模块(1)分析结束后,进入一维中线模块(2),所述的一维中线模块(2)用于根据用户设计要求提供初步几何设计方案,在分析模式下,采用单点和多点计算,对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的流道各部件和整机性能进行预测,并根据不同应用的具体特点,为用户提供多种经验模型选择;所述的几何模块(3)与一维中线模块(2)相连,所述的几何模块3基于Open Cascade全三维图形处理引擎,采用了VTK加速渲染和实时渲染技术,利用一维中线求解结果数据,生成三位几何模型,同时,为用户实现三维交互设计能力;所述的二维通流模块(4)与几何模块(3)相连,所述的二维通流模块(4)通过求解子午面欧拉方程和模拟叶片力求解各站点的速度和热力学参数,兼具分析模式和设计模式,在分析模式下,根据已有几何模型,自动生成通流分析网格,然后通过求解二维欧拉方程,应用叶片力模型和经验模型求解二维流场的速度和热力学参数,在设计模式下,根据用户提供的控制目标条件,调整叶片形状,并计算相关的二维流场;所述的三维CFD分析模块(5)与几何模块(3)相连,所述的三维CFD分析模块(5)用于进行三维流场分析,可由几何CAD 模型自动生成结构或非结构网格,可模拟主流道和分支流道,采用CFD技术,可求解从不可压到不同马赫数的可压缩流;所述的FEA有限元分析模块(6)与三维CFD分析模块(5)相连,所述的三维CFD分析模块(5)的求解结束后,所述的FEA有限元分析模块(6)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应力应变,热应力和振动模态分析,由CAD模型自动生成非结构网格,同时可从流体计算结果自动设置相关边界条件;所述的知识库模块(7)用于对系统分析模块(1)、一维中线模块(2)、几何模块(3)、二维通流模块(4)、三维CFD分析模块(5)、FEA有限元分析模块(6)实现设计数据的积累、存储、分析、显示、管理和再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太泽透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太泽透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400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单层厂房的温度监测方法
- 下一篇:重力波参数的计算方法、装置及终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