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刚度脆性纤维短流程倍捻复合成纱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26451.8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夏治刚;付驰宇;丁彩玲;刘欣;赵辉;王灿灿;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H1/02 | 分类号: | D01H1/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刚度脆性纤维短流程倍捻复合成纱的方法,属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高刚度脆性纤维易制成无纺柔性面材的特点,采用将高刚度脆性纤维原料制成的无纺柔性面材卷装置于分切机上,无纺面材分切成纤维条带,快速制成一种条带状高刚度脆性纤维与长丝的线性复合预聚体,然后采用倍捻机的倍捻盘倍捻作用,将条带状线性复合预聚体直接连续转变成为线性圆柱状复合纱线,本发明的成纱方法打破了高刚度脆性纤维难以传统梳理收集成条的技术瓶颈,改变了纤维条带结构形态,免去并条、粗纱等一系列工序,有效解决了高刚度脆性纤维难以成纱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工序流程短,易于推广应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脆性 纤维 流程 复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刚度脆性纤维短流程倍捻复合成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无纺柔性面材分切成纤维条带将高刚性脆性纤维原料制成的面密度为50‑300克/平方米的无纺柔性面材卷装,置于裁切机上,将无纺面材分切成线密度为90‑600克/千米的纤维条带,每根纤维条带分别卷绕筒管上,形成纤维条带筒管卷装;B纤维条带与长丝并和成复合条带将纤维条带筒管卷装与长丝卷装置于并线机上,纤维条带与长丝进行并和形成线密度为93‑610克/千米的复合条带,每根复合条带分别卷绕筒管上形成复合条带卷装;C复合条带倍捻成纱将复合条带卷装分别置于倍捻机的储纱罐中,从筒管卷装上退绕下来的每根复合条带分别穿过倍捻机锭翼,进入倍捻机空心锭的中空轴内,依次经中空轴内的张力器、倍捻机定位套筒中的进纱管,从倍捻机加捻盘的出纱管出口引出,再穿过导纱环、进入到引纱罗拉钳口处,在引纱罗拉钳口与张力器共同作用下,位于张力器至引纱罗拉钳口段的复合条带受到牵拉作用力,牵拉作用力牵引复合条带内部的高刚性脆性纤维沿条带长度方向伸展、增加纤维取向,在内磁钢和安装在倍捻机台上的固定磁钢共同作用下,储纱罐、静止盘静止不动,锭带带动倍捻机的加捻盘以3000‑7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回转,对位于锭翼和加捻盘之间的张紧的复合条带实施一次加捻作用,一次加捻作用力立体扭转复合条带使得高刚性脆性纤维之间、高刚性脆性纤维和长丝之间进行紧密抱合,线性片状的复合条带转变成为线性圆柱状的复合纱线,线性圆柱状纱线从加捻盘出纱管出口引出,在进入引纱罗拉钳口之前,受到回转加捻盘的二次加捻作用,二次加捻作用力立体扭转复合纱线,进一步增加复合纱线内的高刚性脆性纤维之间、高刚性脆性纤维和长丝之间的抱合,最终形成细度为104‑630特克斯的复合纱线,形成的复合纱线再依次经导纱钩、导纱横动装置、槽筒,最终卷绕到筒管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264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半精纺地毯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磨抗热混纺纱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