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可重构介质谐振器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26180.6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汶汶;董星妤;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48;H01Q13/08 |
| 代理公司: | 44217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226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可重构介质谐振器天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介质谐振器天线极化可重构设计欠缺,并且大部分基于微带天线的极化可重构设计存在的工作带宽较窄、辐射效率低等问题,所述天线主要包括:介质基板(1)和介质谐振器(2);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101)设置有金属地层(11),并蚀刻有交叉缝结构(3);交叉缝结构(3)旁设置有金属化通孔对(41~44);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102)设置有用于控制金属化通孔对(41~44)通断的二极管(D1~D4);还设置有包含二极管(D5)的微带线馈电结构(13)和与二极管(D1~D5)对应连接的直流偏置电路。此天线设计方便,结构简单,其低成本、宽带和高增益等优势使得它适用于多功能无线通信应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介质基板 宽带 介质谐振器天线 极化可重构 金属化通孔 缝结构 可重构 多功能无线通信 蚀刻 直流偏置电路 介质谐振器 谐振器天线 辐射效率 工作带宽 金属地层 馈电结构 天线设计 微带天线 低成本 高增益 上表面 微带线 下表面 通断 天线 中介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宽带可重构介质谐振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基板(1)和设置在所述天线的中心位置的介质谐振器(2);/n所述介质基板(1)的第一表面(101)设置有金属地层(11);/n所述金属地层(11)上蚀刻有交叉缝结构(3),所述交叉缝结构(3)由尺寸相同的第一交叉槽(31)和第二交叉槽(32)垂直交叉构成;/n所述介质谐振器(2)呈方形且紧贴所述第一表面(101)设置,且位于所述交叉缝结构(3)的正上方;/n所述第一交叉槽(3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对金属化通孔(41)和第二对金属化通孔(42),所述第二交叉槽(32)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对金属化通孔(43)和第四对金属化通孔(44);任意一对金属化通孔贯穿所述介质基板(1)且对称分布在对应交叉槽的边缘两侧;/n所述介质基板(1)的与所述第一表面(101)相对的第二表面(102),设置有与第一至第四对金属化通孔(41~44)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通孔对导通或断开的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1~D4);/n在所述第二表面(102)上还设置有包括第五二极管(D5)的微带线馈电结构(13),以及一一对应与第一至第五二极管(D1~D5)连通的多个直流偏置电路;所述第一交叉槽(31)被所述第一交叉槽(31)和所述第二交叉槽(32)的交叉点(30)分割为第一缝隙(311)和第二缝隙(312);/n所述第二交叉槽(32)被所述交叉点(30)分割为第三缝隙(321)和第四缝隙(322);/n当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导通而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切断时,第一交叉槽(31)的第一缝隙(311)和第二缝隙(312)有着合适的长度差,可激励产生左旋圆极化;/n当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导通而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切断时,则能够实现右旋圆极化;/n如果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1~D4)都切断而枝节匹配二极管(D5)导通,则能够实现线极化辐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2618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