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班鳠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2073.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平南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37306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班鳠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池处理:在养殖池底部填入由泥沙、干制甲壳类动物、腐熟农家肥组成的混泥沙并在养殖池的内侧壁搭建窝棚;S2.班鱯鱼苗处理:在班鱯鱼苗期间进行投喂饵料与大蒜根须的混合料;S3.养殖管理:养殖过程中控制水温、pH值、且溶氧量,每隔30‑35天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每隔1‑2个月对池中水进行更换;S4.繁殖期管理:在催产期时向养殖池内以养殖池体积0.05‑0.1%的量注入催产剂,在孵化期控制水温并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换水2次。本发明能够通过强化班鱯鱼苗的体质、增强班鱯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养殖池自身的生物净化能力,从而提高班鱯的存活率,增加养殖收益。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池 鱼苗 养殖 泥沙 消毒剂 腐熟农家肥 过氧化物类 甲壳类动物 大蒜根须 生物净化 阳光直射 养殖管理 养殖环境 存活率 催产剂 繁殖期 混合料 内侧壁 溶氧量 饵料 催产 干制 换水 填入 投喂 水体 体质 消毒 收益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班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池处理:(1)选取容积为5‑8m3、深度为65‑85cm的养殖池,在养殖池底部填入15‑30cm厚的由泥沙、干制甲壳类动物、腐熟农家肥组成的混泥沙,在混泥沙中种植300‑500株水草,灌入水,使水高于混泥沙4‑7cm,待水草生长55‑65天后,将水排尽;(2)在养殖池的内侧壁上搭建若干个窝棚,在窝棚内放入含有化能自养微生物的泥沙;(3)向养殖池内注入水,使水高于混泥砂45‑50cm且浸没所有窝棚;S2.班鱯鱼苗处理:(1)取9‑13日龄班鱯鱼苗于容积为5‑8m3、深度为65‑85cm的养殖池中饲养4‑6天,每天向池中投喂饵料与大蒜根须的混合料2‑4次;(2)将步骤(1)中的班鱯鱼苗以650‑750尾/池的密度放入步骤S1处理过的养殖池;S3.养殖管理:养殖过程中控制水温在28℃,定期用酸碱试剂对水体进行调节,使水体pH值保持在8.5,利用增氧机对养殖池进行溶氧量调节,使溶氧量保持在4mg/l,每隔30‑35天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每隔1‑2个月对池中水进行更换;S4.繁殖期管理:(1)催产期:向养殖池内以养殖池体积的0.05‑0.1%的量注入催产剂,待所获受精卵附着于水草上后,将成年班鳠打捞出养殖池,进行受精卵孵化;(2)孵化期:水体温度控制在18℃,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换水2次,早晚各一次,至孵化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平南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平南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920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