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电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1539.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郭佳衢;魏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9/02 | 分类号: | H01L4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淑娴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电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是在化合物半导体基底上依次形成下极板和介电质层后,先形成第二金属层,再形成侧壁保护层覆盖第二金属层并顶部开窗后,再制作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通过顶部开窗与第二金属层接触以形成上极板。通过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和侧壁保护层的设置改善电容中电荷集中区域的结构,减少应力作用,提高可靠度以及器件使用寿命。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容结构,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半导体器件 电容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电容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化合物半导体基底,于基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构成电容下极板;2)于步骤1)形成的结构表面沉积介电质层,介电质层厚度为50~200nm;3)于第一金属层上方的介电质层表面形成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的宽度小于第一金属层,厚度为100~1000nm;4)于步骤3)形成的结构表面沉积侧壁保护层,侧壁保护层厚度为100~500nm;5)蚀刻第二金属层顶部的侧壁保护层以形成蚀刻窗口;6)形成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于所述蚀刻窗口与第二金属层接触,第三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电容上极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153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