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纳米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4641.1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栗欢欢;刘成洋;王亚平;王效宇;陈龙;江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纳米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步骤为:采用溶剂热合成一种棒状多孔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经洗涤、浸泡,真空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后放入惰性/氧混合气氛的管式炉中于高温碳化分解,得到具有多级多孔纳微米棒状结构Co3O4/C负极材料;本发明以具有周期性网络晶体结构的多孔、大比表面积钴基金属有机框架为自模板式前驱体,采用原位热分解的方法获取多级多孔纳微米棒状结构Co3O4/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不仅过程简单,而且所得产物电导率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合成 多孔 纳米 氧化 负极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结构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黑色粉末状物体,由四氧化三钴与碳的混合物组成,微观结构为棒状多孔结构,表面孔尺寸为纳米级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464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