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60506.X | 申请日: | 201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进军;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华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02;A62C3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3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森林防火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以底板的轴心对称,两个所述连接块均通过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小块,两个所述连接小块的中部均通过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该防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通过底盘、支撑台和旋转台的配合,使得旋转板可进行旋转,带动高压喷管的旋转,进而可根据不同方向进行旋转高压喷管,在翻转杆和旋转小块的配合下,进而对高压喷管进行角度调节,利用杠杆原理从而达到了省力的效果。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式 高压 水雾 灭火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防堵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两个所述连接块(2)以底板(1)的轴心对称,两个所述连接块(2)均通过第一传动轴(3)传动连接有支杆(4),两个所述支杆(4)的底部均固定套装有限位环(5),两个所述限位环(5)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小块(6),两个所述连接小块(6)的中部均通过第二传动轴(7)传动连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一端通过第三传动轴(9)传动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所述限位块(10)上活动套装有第一筒体(11),所述第一筒体(11)内腔顶部的两侧与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小块(12),所述限位小块(1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限位小块(12)每组两个并以第一筒体(11)的轴心对称,两个所述限位块(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支杆(4)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杆(14),所述压杆(14)上活动套装有第二筒体(15),所述压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与第二筒体(16)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第二筒体(15)底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滚轮(17),所述底板(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推手(18),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箱体(19),所述箱体(19)上活动套装有供水箱(20),所述供水箱(20)的顶部延伸至箱体(19)的外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21),所述高压水泵(21)位于箱体(19)的右侧,所述供水箱(20)右侧的底部固定套装有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9)并与高压水泵(2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高压水泵(2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管(23),所述出液管(23)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伸缩管(24),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底盘(25),所述底盘(25)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支撑台(26),所述支撑台(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台(27),所述旋转台(27)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条(28),所述限位条(28)的中部通过第四传动轴(29)传动连接有翻转杆(30),所述翻转杆(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小块(31),所述旋转小块(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板(32),所述旋转板(32)的底部与旋转台(27)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喷管(33),所述高压喷管(33)的左端与伸缩管(24)的右端相连通,所述高压喷管(33)的右端延伸至底板(1)的右侧,所述高压喷管(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杆(34),所述竖直杆(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杆(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华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云和县华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050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人协同下单系统和多人协同下单方法
- 下一篇:酮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