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加工用高可靠型折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8483.4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敏;杨佳晶;李肖亮;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贺敏 |
主分类号: | B29C53/04 | 分类号: | B29C53/04;B29C5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加工用高可靠型折弯设备,其结构包括移动轮、底箱、工作台、联动装置、压板、发热灯管、控制器,底箱两侧分别连接有联动装置,底箱顶部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方设有压板、发热灯管,压板、发热灯管分别与联动装置相连接,控制器安装在底箱上,控制器与别与联动装置、发热灯管电连接,工作台设有折弯板,工作台与折弯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工作台与折弯板之间活动连接,滑轮设在工作台上方并与拉绳滑动连接,本发明一种塑料加工用高可靠型折弯设备,通过联动装置能够使设备折弯时自动对发热灯管进行上升,使压板压住塑料板,减少操作步骤,缩短了工作时长,能够实现一步到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发热灯管 联动装置 底箱 塑料加工 折弯设备 高可靠 折弯板 压板 控制器 控制器安装 工作时长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活动连接 同一水平 一步到位 电连接 塑料板 压板压 移动轮 滑轮 拉绳 折弯 | ||
【主权项】:
1.一种塑料加工用高可靠型折弯设备,其结构包括移动轮(1)、底箱(2)、工作台(3)、联动装置(4)、压板(5)、发热灯管(6)、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2)两侧分别连接有联动装置(4),所述底箱(2)顶部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方设有压板(5)、发热灯管(6),所述压板(5)、发热灯管(6)分别与联动装置(4)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安装在底箱(2)上,所述控制器(7)与别与联动装置(4)、发热灯管(6)电连接,所述工作台(3)设有折弯板(30),所述工作台(3)与折弯板(3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工作台(3)与折弯板(30)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4)由吊绳(40)、吊轮(41)、第一过渡轮(42)、升降杆(43)、第一导套(44)、铰链(45)、管架(46)、滑轮(47)、拉绳(48)、固定轮(49)、转杆(410)、转盘(411)、弧形齿条(412)、导轨(413)、扇形推块(414)、连轴(415)、不完全齿轮(416)、推板(417)、推杆(418)、固定套(419)、第一侧板(420)、移动杆(421)、支轮(422)、铰接杆(423)、滑块(424)、连杆(425)、第一弹簧(426)、套板(427)、顶杆(428)、第二侧板(429)、轮架(430)、滑轨(431)、牵绳(432)、第二过渡轮(433)、第一缓冲轮(434)、连接杆(435)、弧形滑道(436)、滚珠(437)、第二缓冲轮(438)、导向滑轮(439)、滚轮(440)、销轴导轨(441)、第一拉杆(442)、第二弹簧(443)、销轴(444)、第二拉杆(445)、支板(446)、轴支架(447)、压轮(448)、直线齿条(449)、齿条移动轮(450)、小齿轮(451)、大齿轮(452)、第一从动齿轮(453)、第一主动皮带轮(454)、第一传动皮带(455)、第一副皮带轮(456)、第一收卷轮(457)、第二从动齿轮(458)、第二主动皮带轮(459)、第二传动皮带(460)、第二副皮带轮(461)、第二收卷轮(462)、第一收卷绳(463)、第二收卷绳(464)、导杆(465)、限位套(466)、第一移动板(467)、第三弹簧(468)、第一活动杆(469)、第二活动杆(470)、第二移动板(471)、撑杆(472)、第二导套(473)组成;所述滑轮(47)设在工作台(3)上方并与拉绳(48)滑动连接,所述拉绳(48)的一端系在折弯板(30)远离工作台(3)的一侧上,所述拉绳(48)另一端连接在转杆(410)的移动端,所述转杆(410)的固定端与转盘(411)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转杆(410)移动端与弧形齿条(412)相连接,所述弧形齿条(412)为半圆形,所述弧形齿条(412)内侧均匀分布有3个与拉绳(48)相相配合的固定轮(49),所述弧形齿条(412)与导轨(413)滑动连接,所述弧形齿条(412)与不完全齿轮(416)相啮合,所述扇形推块(414)通过连轴(415)与不完全齿轮(416)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416)固定在轮架(430)上,所述轮架(430)连接在滑轨(431)尾部,所述扇形推块(414)与推板(417)相接触,所述推板(417)与U型推杆(418)的首尾端垂直连接,所述推杆(418)贯穿固定套(419)并与之活动连接,所述推杆(418)的U型部与移动杆(421)顶部铰接,所述移动杆(421)底部通过铰接杆(423)与滑块(424)活动连接,所述滑块(424)设在水平放置的滑轨(431)上,所述滑轨(43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420)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20)上安装有支轮(422),所述支轮(422)与移动杆(421)中间相接触,所述滑轨(431)与设在轮架(430)侧面的第二侧板(429)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29)顶部与套板(427)固定连接,所述套板(427)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垂直放置的顶杆(428)相配合,所述顶杆(428)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426),所述顶杆(428)底部通过连杆(425)与滑块(424)活动连接,所述滑轨(431)底部依次连接有第二过渡轮(433)、第一缓冲轮(434),所述第一缓冲轮(434)设在弧形滑道(436)的首端,所述弧形滑道(436)设在滑轨(431)下方并通过连接杆(435)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滑轨(431)内部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滚珠(437),所述滑轨(431)的尾端设有第二缓冲轮(438),所述导向滑轮(439)设在支板(446)尾部上方,所述牵绳(432)的头部与滑块(424)侧面相连接,所述牵绳(432)绕过第二过渡轮(433)、第一缓冲轮(434)并串有设在弧形滑道(436)内的滚珠(437),继而绕过第二缓冲轮(438)、导向滑轮(439)与滚轮(440)相连接,所述滚轮(440)与支板(446)相接触,所述滚轮(440)安装在第一拉杆(442)底部,所述第一拉杆(442)与第二拉杆(445)之间通过销轴(444)活动连接,所述销轴(444)设在销轴导轨(441)内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销轴(444)下方设有垂直放置在销轴导轨(441)内的第二弹簧(443),所述第二拉杆(445)远离销轴(444)的一端与直线齿条(449)的平滑端铰链连接,所述直线齿条(449)与支板(446)相互平行,所述直线齿条(449)的平滑段上方与压轮(448)相接触,所述压轮(448)通过轴支架(447)连接在弧形滑道(436)下方,所述直线齿条(449)的有齿段下方设有齿条移动轮(450),所述直线齿条(449)的有齿段与小齿轮(451)相啮合,所述小齿轮(451)与大齿轮(45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452)设在第一从动齿轮(453)的侧面并与之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53)设在第二从动齿轮(458)相啮合且两者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53)与第一主动皮带轮(454)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454)通过第一传动皮带(455)与第一副皮带轮(45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副皮带轮(456)与第一收卷轮(457)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轮(457)通过第一收卷绳(463)与第一移动板(467)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58)与第二主动皮带轮(459)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459)通过第二传动皮带(460)与第二副皮带轮(46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副皮带轮(461)与第二收卷轮(462)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轮(462)通过第二收卷绳(464)与第二移动板(471)相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471)与第一移动板(467)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移动板(471)、第一移动板(467)分别套设在导杆(465)的两侧,所述第三弹簧(468)设在第二移动板(471)、第一移动板(467)之间并套设在第三弹簧(468)外表面,所述导杆(465)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限位套(466),所述第一活动杆(469)、第二活动杆(470)、撑杆(472)之间铰接成倒置的“丫”状,所述第一活动杆(469)与第二活动杆(470)镜像设置并分别铰接在,第一移动板(467)、第二移动板(471)内侧,所述撑杆(472)贯穿垂直放置的第二导套(473),所述撑杆(472)顶部焊接有管架(46),所述管架(46)连接在发热灯管(6)两端底部,所述发热灯管(6)两端系有吊绳(40),所述吊绳(40)绕过吊轮(41)、第一过渡轮(42)与升降杆(43)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杆(43)垂直放置并贯穿第一导套(44),所述升降杆(43)底部通过铰链(45)与压板(5)活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贺敏,未经李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848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光膜压弯折边工艺
- 下一篇:弯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