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对蠕墨铸铁铸件缺陷修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26514.2 | 申请日: | 201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宏;宋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7/06 | 分类号: | B22F7/06;B22F3/105;C23C24/10;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对蠕墨铸铁铸件缺陷修复的方法,本发明先将有缺陷的部位加工成规则形状,再通过3D打印机在铸件有缺陷的部位逐层喷粉、并进行激光熔覆,可有效避免修补后的区域应力集中现象,降低其裂纹敏感性,由于3D打印所用的粉料成分可控制,这样可使修复后的组织和原组织更接近,粉料在激光逐层熔覆下每个部位的受热均匀,所以各个部位的组织也相同,同时,在修复过程中可通过改变粉料的成分或改变激光功率的方式控制不同位置的蠕化率,这样在产品研发时对产品样件得到更好的还原,弥补了用焊条补焊的不足,降低了铸件生产的废品率。 | ||
| 搜索关键词: | 粉料 修复 打印 蠕墨铸铁 铸件缺陷 应力集中现象 裂纹敏感性 产品研发 方式控制 规则形状 激光功率 激光熔覆 受热均匀 铸件生产 可控制 蠕化率 原组织 焊条 补焊 喷粉 熔覆 样件 铸件 还原 应用 修补 激光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对蠕墨铸铁铸件缺陷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需要修补缺陷铸件的修补平整,使待修补处变成规则的形状;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修补处变成规则形状的铸件固定到3D打印机上,待修补处加热到580‑620℃;步骤三:将生铁粉、蠕化剂粉、孕育剂粉按一定比例在行星式球磨机中搅拌均匀;步骤四:将干燥处理后的混合粉放入3D打印机料斗中;步骤五:将待打印的程序导入3D打印机并启动机器,3D打印机在待修复处喷粉,激光随后进行熔覆,激光能量作用下混合粉熔化,得到一个层厚的蠕墨铸铁材料层;步骤六:每完成一层熔覆之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高度,重复步骤五直至铸件修补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65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