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游泳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04973.0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杭杰 |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C9/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 地址: | 32508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泳安全防护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游泳圈,包括上圈体、下圈体、连接机构,上圈体与下圈体的相对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使得使用者在游泳前行时或者静止时上圈体的水平角度可以调节,根据需要调节最省力的角度,十分方便,舒适性好。上圈体与下圈体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并且上圈体位于下圈体的上端,连接机构的个数为三个。 | ||
| 搜索关键词: | 上圈体 下圈 连接机构 游泳圈 安全防护装置 游泳 上端 舒适性 前行 省力 静止 | ||
【主权项】:
1.一种游泳圈,包括上圈体(1)、下圈体(2)、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上圈体(1)上设置有阶梯弧形槽(1‑1)、弧形弹性块(1‑2)、弹性柱体(1‑3),阶梯弧形槽(1‑1)的个数为三个,均布在上圈体(1)上,弧形弹性块(1‑2)设置在阶梯弧形槽(1‑1)中,弹性柱体(1‑3)插入阶梯弧形槽(1‑1)与弧形弹性块(1‑2)相连接;下圈体(2)上设置有浮力块(2‑1)、三级阶梯内方通孔(2‑2),浮力块(2‑1)设置在下圈体(2)的内侧,三级阶梯内方通孔(2‑2)有三个,均布在浮力块(2‑1)上;连接机构(3)包括内螺纹(3‑1)、螺纹杆(3‑2)、转动块(3‑3)、限位块(3‑4)、方形块(3‑5)、圆柱杆(3‑6)、弹性调节机构(3‑7)、固定块(3‑8),内螺纹(3‑1)设置在三级阶梯内方通孔(2‑2)的下端,螺纹杆(3‑2)与内螺纹(3‑1)螺纹连接,并且螺纹杆(3‑2)的一端安装有转动块(3‑3),螺纹杆(3‑2)的另一端与限位块(3‑4)相连接,限位块(3‑4)活动设置在方形块(3‑5)中,方形块(3‑5)活动设置在三级阶梯内方通孔(2‑2)中,圆柱杆(3‑6)插入三级阶梯内方通孔(2‑2)与方形块(3‑5)相连接,弹性调节机构(3‑7)的一端与圆柱杆(3‑6)相连接,弹性调节机构(3‑7)的另一端与固定块(3‑8)相连接,固定块(3‑8)安装在上圈体(1)上;圆柱杆(3‑6)上设置有槽(3‑6‑1)、通孔一(3‑6‑2)、圆板(3‑6‑3)、插杆(3‑6‑4),连接杆(3‑7‑1)设置在槽(3‑6‑1)中,插杆(3‑6‑4)穿过通孔一(3‑6‑2)与通孔二(3‑7‑2),插杆(3‑6‑4)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垫,插杆(3‑6‑4)与通孔一(3‑6‑2)和通孔二(3‑7‑2)过盈配合;弹性调节机构(3‑7)包括连接杆(3‑7‑1)、通孔二(3‑7‑2)、阶梯盲孔一(3‑7‑3)、弹簧一(3‑7‑4)、推块一(3‑7‑5)、弹性体(3‑7‑6)、固定杆(3‑7‑7)、阶梯盲孔二(3‑7‑8)、推块二(3‑7‑9)、弹簧二(3‑7‑10)、凸起环(3‑7‑11)、套筒(3‑7‑12)、凸起环安装槽(3‑7‑13)、内螺纹(3‑7‑14)、外螺纹(3‑7‑15),阶梯盲孔一(3‑7‑3)设置在连接杆(3‑7‑1)中,弹簧一(3‑7‑4)与推块一(3‑7‑5)均设置在阶梯盲孔一(3‑7‑3)中,并且弹簧一(3‑7‑4)的一端与阶梯盲孔一(3‑7‑3)相接触,弹簧一(3‑7‑4)的另一端与推块一(3‑7‑5)相接触,推块一(3‑7‑5)与阶梯盲孔一(3‑7‑3)活动连接,弹性体(3‑7‑6)的一端与推块一(3‑7‑5)相连接,弹性体(3‑7‑6)的另一端与推块二(3‑7‑9)相连接,推块二(3‑7‑9)与弹簧二(3‑7‑10)均设置在阶梯盲孔二(3‑7‑8)中,并且弹簧二(3‑7‑10)的一端与阶梯盲孔二(3‑7‑8)相接触,弹簧二(3‑7‑10)的另一端与推块二(3‑7‑9)相接触,推块二(3‑7‑9)与阶梯盲孔二(3‑7‑8)活动连接,阶梯盲孔二(3‑7‑8)设置在固定杆(3‑7‑7)中;凸起环(3‑7‑11)安装在固定杆(3‑7‑7)上,凸起环安装槽(3‑7‑13)设置在套筒(3‑7‑12)中,凸起环(3‑7‑11)设在凸起环安装槽(3‑7‑13)中,内螺纹(3‑7‑14)设置在套筒(3‑7‑12)上,外螺纹(3‑7‑15)设置在连接杆(3‑7‑1)上,内螺纹(3‑7‑14)与外螺纹(3‑7‑15)为可拆卸螺纹连接;上圈体(1)与下圈体(2)通过连接机构(3)相连接,并且上圈体(1)位于下圈体(2)的上端,连接机构(3)的个数为三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杭杰,未经金杭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0497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力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