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弧切割机的高频脉冲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4042.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3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吴天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弧切割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等离子弧切割机的高频脉冲电路,包括单片机、数据显示控制芯片、PWM脉宽调制芯片、电容、电阻、比较器、二极管、三极管、功率管、数码管、电位器,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等离子弧切割机的高频脉冲电路,采用单片机控制PWM脉宽调制芯片的输出占空比在低与高之间高频率的周期性切换,以达到输出脉冲电流,实现脉冲切割的目的,脉冲电流在峰值、基值之间变化,不稳定现象在脉冲电流时得到恢复,提高了电弧的稳定性,电弧在基值电流过程中,热输入也更小,实现高频效应,提高等离子弧切割质量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弧切割机 高频脉冲电路 电弧 本实用新型 脉冲电流 芯片 等离子弧切割 输出脉冲电流 单片机控制 输出占空比 周期性切换 二极管 高频效应 基值电流 控制芯片 脉冲切割 数据显示 稳定现象 电容 比较器 单片机 电位器 高频率 功率管 热输入 三极管 数码管 电阻 恢复 | ||
【主权项】:
1.一种等离子弧切割机的高频脉冲电路,包括单片机、数据显示控制芯片、PWM脉宽调制芯片、电容、电阻、比较器、二极管、三极管、功率管、数码管、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单片机(U10)的3号引脚与5V电源连接,单片机(U10)的10号引脚与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8号引脚连接,单片机(U10)的11号引脚分两路分别与电容六十八(C68)的一端以及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7号引脚连接,电容六十八(C68)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0)的25号引脚与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9号引脚连接,片机(U10)的31号引脚分两路分别与电阻十一(R11)的一端以及电阻十三(R13)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三(R13)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比较器一(U5D)的同相输入端、电容二十六(C26)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一(R11)的另一端、电容二十六(C26)的另一端接地,比较器一(U5D)的反相输入端分两路分别与电位器二(VR2)的3号脚以及比较器一(U5D)的输出端连接,电位器二(VR2)的1号脚接地,电位器二(VR2)的2号脚串联电阻二十三(R23)后,分三路分别与电阻二十(R20)的一端、电阻三十四(R34)的一端以及比较器二(U11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二十(R20)的另一端与电位器三(VR3)的2号脚连接,电位器三(VR3)的3号脚与VCC电源端连接,电位器三(VR3)的1号脚与‑VCC电源端连接,比较器二(U11B)的同相输入端接地,电阻三十四(R34)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别与比较器二(U11B)的输出端、电阻三十二(R32)的一端、二极管三十一(D3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三十一(D31)的阳极串联电阻三十八(R38)后,分两路分别与电阻四十六(R46)的一端以及电容二十七(C27)的一端连接,电阻三十二(R32)的另端分八路分别与电阻四十六(R46)的另一端、电容二十七(C27)的另一端、电阻五十六(R56)的一端、二极管十(D10)的阴极、二极管十一(D11)的阳极、电阻二十九(R29)的一端、稳压二极管(VD1)的阳极以及比较器三(U1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五十六(R56)的另一端与霍尔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端连接,二极管十(D10)的阳极、二极管十一(D11)的阴极、比较器三(U11A)的同相输入端接地,电阻二十九(R29)的另一端串联电容二十三(C23)后,分三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VD1)的阴极、比较器三(U11A)的输出端以及电阻三十六(R36)的一端连接,电阻三十六(R36)的另一端分四路分别与二极管十二(D12)的阴极、电容二十四(C24)的一端、电阻三十三(R33)的一端以及电阻十九(R19)的一端连接,二极管十二(D12)的阳极、电容二十四(C24)的另一端、电阻三十三(R3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电阻十九(R19)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电容十三(C13)的一端以及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5号引脚连接,电容十三(C13)的另一端接地,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号引脚与限流信号端(SS)连接,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2号引脚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分三路分别与电容十(C10)的一端、电容十二(C12)的一端以及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8号引脚连接,电容十(C10)的另一端、电容十二(C1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三路分别与电容九十三(C93)的一端、电阻十五(R15)的一端、电容九十二(C92)的一端连接,电容九十三(C93)的另一端分五路分别与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4号引脚、电阻九(R9)的一端、电阻十五(R15)的另一端、电阻一百十九(R119)的一端、电阻十六(R16)的一端连接,电阻九(R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一百十九(R119)的另一端与电容九十二(C9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十六(R16)的另一端分两路分别与电阻十七(R17)的一端、电容十七(C17)的一端连接,电容十七(C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十七(R17)的另一端分五路分别与二极管三(D3)的阴极、二极管二(D2)的阴极、电阻二十五(R25)的一端、电阻六(R6)的一端以及电阻三(R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三(D3)的阳极分两路分别与二极管四(D4)的阴极以及接线端一(HGQ)的1号口连接,二极管二(D2)的阳极分两路分别与二极管一(D1)的阴极以及接线端一(HGQ)的2号口连接,二极管一(D1)的阳极、二极管四(D4)的阳极、电阻六(R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二十五(R25)的另一端与VCC电源端连接,电阻三(R3)的另一端分四路分别与电容五(C5)的一端、电阻五(R5)的一端、二极管十三(D13)的阴极以及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6号引脚连接,电容五(C5)的另一端、电阻五(R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十三(D13)的阳极串联电阻二十一(R21)后,与单片机(U10)的47号引脚连接,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6号引脚与7号引脚连接,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9号引脚分两路分别与电阻一百六十二(R162)的一端以及电阻(RS)的一端连接,电阻一百六十二(R162)的另一端与功率管(T5)的漏电极连接,功率管(T5)的门极分两路分别与二极管(D37)的阴极以及电阻一百六十一(R16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7)的阳极与变频信号端(BP)连接,电阻一百六十一(R161)的另一端接地,功率管(T5)的源极、电阻(RS)的另一端以及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3号引脚接地,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1号引脚与接线端二(Driver)的4号口连接,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4号引脚与接线端二(Driver)的5号口连接,接线端二(Driver)的1号口与VCC电源端连接,接线端二(Driver)的2号口与‑VCC电源端连接,接线端二(Driver)的3号口接地,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2号引脚接地,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3号引脚串联电阻一(R1)后,与VCC电源端连接,PWM脉宽调制芯片(U1)的15号引脚分三路分别与电容三(C3)的一端、电容五十三(C53)的一端以及VCC电源端连接,电容三(C3)的另一端、电容五十三(C53)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0)的40号引脚分两路分别与电位器(U13)的2号脚以及电阻四十四(R44)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10)的36号引脚分两路分别与电位器(U13)的4号脚以及电阻四十五(R45)的一端连接,电阻四十四(R44)的另一端、电阻四十五(R45)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位器(U13)的3号脚接地,电位器(U13)的1号脚与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10号脚连接,电位器(U13)的5号脚与二极管十九(D19)的阴极连接,二极管十九(D19)的阳极分两路分别与数码管(U14)的a端以及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13号脚连接,数码管(U14)的b端、c端、d端、e端、f端、g端、dp端、com1端、com2端以及com3端与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14号脚、15号脚、16号脚、17号脚、18号脚、19号脚、20号脚、5号脚、4号脚以及2号脚分别对应连接,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3号脚、6号脚、30号脚接地,据显示控制芯片(U2)的12号脚、27号脚与5V电源连接,单片机(U10)的45号脚分两路分别与电容五十一(C51)的一端以及电阻五十(R50)的一端连接,电容五十一(C5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五十(R50)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单片机(U10)的48号脚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67404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等离子自动环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等离子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