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腐蚀挂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6050.5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郭琴;范原搏;曲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腐蚀挂片装置,属于油气田管道及设备腐蚀监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腐蚀挂片装置包括动力除硫、动力传递、腐蚀监测三个单元。动力除硫单元包括旋转杆、控制杆、旋转轮,通过改变旋转叶片受力角度,控制旋转轮转动状态;动力传递单元通过传动转轮、传动转杆、预拉伸π形传动杆,完成动力除硫单元与腐蚀监测单元能量传递;腐蚀监测单元通过动力传递方式实现π形腐蚀挂片不间断转动。本实用新型设计π形挂片增强挂片抗弯性能,结合挂片可旋转方式避免挂片发生弯曲、断裂或脱落;通过气流涡旋流动,促进单质硫碰撞、聚团增长、重力沉降,同时利用气流的冲刷与携带作用进一步减少单质硫在旋转挂片表面沉积,提高腐蚀监测结果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挂片 本实用新型 可旋转 挂片 腐蚀监测单元 腐蚀监测 单质硫 动力传递单元 动力传递方式 结果准确性 可旋转方式 油气田管道 表面沉积 传动转杆 传动转轮 动力传递 结合挂片 抗弯性能 控制旋转 能量传递 气流涡旋 设备腐蚀 旋转挂片 旋转叶片 重力沉降 传动杆 控制杆 旋转杆 旋转轮 预拉伸 轮转 受力 冲刷 转动 断裂 携带 监测 流动 | ||
【主权项】:
1.一种可旋转腐蚀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除硫单元、动力传动单元、腐蚀监测单元;所述的动力除硫单元包括第一保护盖(11)、第二压力表(12)、第一泄放阀(13)、第一密封圈(14)、第一安装筒(20)、第一密封塞(21)、第一保护塞(22)、第一连接头(23)、第一密封柱(24)、第一安装座(31)、第一旋塞阀(32)、第一平衡阀(33)、第二泄放阀(34)、第一控制杆(41)、第二控制杆(42)、第一旋转杆(43)、旋转轮(5);所述的动力传动单元包括第一转轮(61)、第二转轮(62)、第一转杆(63)、传动杆(64)、连接筒(65)、第二转杆(66)、第三转轮(67)、第四转轮(68);所述的腐蚀监测单元包括第二保护盖(15)、第二压力表(16)、第三泄放阀(17)、第二密封圈(18)、第二安装筒(25)、第二密封塞(26)、第二保护塞(27)、第二连接头(28)、第二密封柱(29)、第二安装座(35)、第二旋塞阀(36)、第二平衡阀(37)、第四泄放阀(38)、第二旋转杆(44)、π形挂片(7)、生产管线(8);所述第一保护盖(11)设有第一压力表(12)、第一泄放阀(13),与第一安装筒(20)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密封圈(14)密封,所述第一安装筒(20)与第一密封塞(21)、第一密封柱(24)通过螺纹连接,下部与第一安装座(31)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31)设有第一旋塞阀(32)、第一平衡阀(33)、第二泄放阀(34),焊接在生产管线(8)上,所述第一密封柱(24)设有第一连接头(23)、第一保护塞(22)、第一旋转杆(43),所述第一旋转杆(43)内部设有第一控制杆(41)、第二控制杆(42),外部设有第一转轮(61),下部与旋转轮(5)连接,所述第一转轮(61)与第二转轮(62)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轮(62)通过第一转杆(63)带动传动杆(64)转动,所述传动杆(64)位于连接筒(65)内,与第二转杆(66)连接,所述第三转轮(67)位于第二转杆(66)上,与第四转轮(68)啮合传动,所述第四转轮(68)位于第二旋转杆(44)上,所述第二旋转杆(44)上部位于第二密封柱(29)内,下部与π形挂片(7)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柱(29)设有第二连接头(28)、第二保护塞(27),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第二安装筒(25)内,所述第二保护塞(27)上设有第二密封塞(26),所述第二密封塞(26)与第二安装筒(2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筒(25)上部与第二保护盖(15)连接,下部与第二安装座(35)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盖(15)设有第二压力表(16)、第三泄放阀(17),所述第二安装座(35)设有第二旋塞阀(36)、第二平衡阀(37)、第四泄放阀(38),与生产管线(8)焊接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54605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辐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