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252.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珏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旭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12 | 分类号: | A61F7/1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仪,包括出液管、第一保温套、隔温板、固定座、循环泵、连接管、铁砂、第一温度传感器、减震万向轮、第二保温套、第二温度传感器、电热片、进液管、电热圈、原料罐、电加热棒、治疗仪本体、控制板、耐磨护角条、指示灯和PLC控制器,治疗仪本体的外部安装有隔温板,治疗仪本体的顶部拐角处均安装有耐磨护角条,治疗仪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控制板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控制板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固定座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减震万向轮,治疗仪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该热灌注治疗仪,具有稳定性强和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仪本体 控制板 热灌注治疗仪 循环泵 指示灯 减震万向轮 体外循环 保温套 出液管 隔温板 固定座 护角条 耐磨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铁砂 本实用新型 底部内壁 电加热棒 顶部安装 内部安装 外部安装 稳定性强 电热片 电热圈 拐角处 进液管 连接管 原料罐 智能化 | ||
【主权项】:
1.一种体外循环热灌注治疗仪,包括出液管(1)、第一保温套(2)、隔温板(3)、固定座(4)、循环泵(5)、连接管(6)、铁砂(7)、第一温度传感器(8)、减震万向轮(9)、第二保温套(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电热片(12)、进液管(13)、电热圈(14)、原料罐(15)、电加热棒(16)、治疗仪本体(17)、控制板(18)、耐磨护角条(19)、指示灯(20)和PLC控制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17)的外部安装有隔温板(3),所述治疗仪本体(17)的顶部拐角处均安装有耐磨护角条(19),所述治疗仪本体(17)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18),所述控制板(18)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20),所述控制板(18)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1),所述治疗仪本体(17)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内部填充有铁砂(7),所述固定座(4)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减震万向轮(9),所述治疗仪本体(17)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循环泵(5),所述循环泵(5)的一侧安装有出液管(1),所述出液管(1)的外部安装有第一保温套(2),所述循环泵(5)的另一侧安装有原料罐(15),且原料罐(15)与循环泵(5)之间通过连接管(6)连接,所述原料罐(15)的底部内壁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原料罐(1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电加热棒(16),所述原料罐(15)的一侧安装有进液管(13),所述进液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所述进液管(13)的外部均匀分布有电热片(12),所述电热片(12)的外部安装有电热圈(14),所述电热圈(14)的外部安装有第二保温套(1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1)的XO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1)的YO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加热棒(16)和指示灯(20),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1)的X1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1)的Y1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热片(12)和电热圈(14),所述控制板(18)电性连接循环泵(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旭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旭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4322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腔热灌注治疗导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纤维管式体腔热灌注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