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字形截面支护桩与水泥土桩联合支护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25750.9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秦会来;油新华;马程昊;张伟;马庆松;许国光;张清林;杨春英;曹荣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4;E02D5/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工字形截面支护桩与水泥土桩联合支护体系,包括工字形截面灌注桩和水泥土搅拌桩,工字形截面灌注桩包括前翼缘、后翼缘和腹板,前翼缘和后翼缘均沿基坑边壁方向,所述腹板垂直于基坑边壁方向,前翼缘与腹板之间通过前侧内凹圆弧面连接,后翼缘与腹板之间通过后侧内凹圆弧面连接;水泥土搅拌桩为圆形桩,圆形桩通过咬合相邻两个前翼缘的端部封闭形成支护体系,前侧内凹圆弧面、前翼缘的侧端面和前翼缘的前端面组成地下水绕流路径。本实用新型在同样混凝土材料用量的条件下,工字形截面灌注桩可以获得数倍于圆形截面的截面惯性矩,从而可以获得数倍于传统圆桩的抗弯刚度,显著提高围护结构的抗弯刚度,减小支护体系的变形,有利于保护周边环境。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翼 工字形截面 腹板 内凹圆弧面 灌注桩 后翼 水泥土搅拌桩 基坑 抗弯刚度 联合支护 水泥土桩 支护体系 支护桩 边壁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材料 截面惯性矩 端部封闭 围护结构 周边环境 侧端面 前端面 减小 绕流 咬合 地下水 变形 垂直 | ||
【主权项】:
1.一种工字形截面支护桩与水泥土桩联合支护体系,包括间隔交替咬合连接的工字形截面灌注桩(1)和前后至少设置一排的水泥土搅拌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截面灌注桩(1)包括靠近迎坑侧的前翼缘(11)、靠近迎土侧的后翼缘(12)和连接前翼缘(11)和后翼缘(12)的腹板(13),所述前翼缘(11)和后翼缘(12)均沿基坑边壁方向,所述腹板(13)垂直于基坑边壁方向,所述前翼缘(11)与腹板(13)之间通过前侧内凹圆弧面(14)连接,后翼缘(12)与腹板(13)之间通过后侧内凹圆弧面(15)连接;所述水泥土搅拌桩(2)为圆形桩,圆形桩通过水泥搅拌咬合相邻两个前翼缘(11)的端部封闭形成支护体系,所述前侧内凹圆弧面(14)的起点为前翼缘(11)的后角点,所述前侧内凹圆弧面(14)的终点为腹板(13)的中部,所述后侧内凹圆弧面(15)的起点为腹板(13)的中部,所述后侧内凹圆弧面(15)的终点为前翼缘(11)的前角点,沿前侧内凹圆弧面(14)、前翼缘的后角点、前翼缘的侧端面(16)、前翼缘的前角点和前翼缘的前端面(17)顺次形成地下水绕流路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42575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钢格构柱的钢筋及模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基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