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26243.5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4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梁化斌;田腾;徐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荷美 |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A01M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捕蝉蛹杆,属于捕捉虫具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采用了杆件加上杆件顶部的抓捕机构的一种捕蝉蛹的装置,是由第一节杆、第二节杆、机械手捕捉机构、漏斗捕捉机构、手电筒机构、驱虫盒、收集网和防滑套组成的,两节杆可以自由伸缩并到达蝉蛹的落点处,可通过机械手夹紧和松开来夹住落点处的蝉蛹,也可通过U形漏斗将蝉蛹戳下,然后通过连接的软管掉进收集网内,夏天树林里蚊虫较多,驱虫盒的驱虫驱蚊物质能够散发味道驱赶蚊虫,手电筒可以保证傍晚以至黑夜的照明,整个装置轻巧便携,使用方便。 | ||
| 搜索关键词: | 蝉蛹 捕捉机构 收集网 手电筒 杆件 节杆 落点 驱虫 漏斗 蚊虫 简易 器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机械手夹 驱虫驱蚊 抓捕机构 自由伸缩 机械手 软管 防滑套 两节杆 便携 夹住 驱赶 黑夜 树林 捕捉 散发 保证 | ||
【主权项】:
一种简易捕蝉蛹杆,是由第一节杆、第二节杆、机械手捕捉机构、漏斗捕捉机构、手电筒机构、驱虫盒、收集网和防滑套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为空心杆,所述的防滑套套在第一节杆的最下方,所述的第二节杆为圆柱形长杆,与第一节杆相连,直径小于第一节杆,形成可伸缩的杆件结构,所述的手电筒机构安装在第一节杆上方,手电筒机构的右侧安装有挂钩,所述的驱虫盒位于手电筒机构的下方,驱虫盒上开有多孔,里面放置固体驱虫蚊物质,所述的机械手捕捉机构,由夹紧按钮、松开按钮、套筒、左机械手臂、固定螺栓、右机械手臂、第一海绵片、第二海绵片、导槽、连杆、微型电动机和转轮组成,套筒与第二节杆的顶部相连,套筒内装有微型电动机,微型电动机与转轮连接带动转轮转动,转轮上开孔,与连杆相连,与右机械手臂相连,通过转轮转动带动右机械手臂左右移动,左机械手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套筒上,不能移动,套筒上开导槽,当右机械手臂右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右侧时,到达右机械手的上限位,当右机械手臂左移,连杆碰到导槽的左侧,到达右机械手的下限位,夹紧按钮和松开按钮位于第一节杆下侧靠近杆端处,两按钮按第一节杆的轴线方向并排安装,两片海绵片分别粘在两个机械手臂的夹持部位,当右机械手臂到达下限位进行夹持动作时,两片海绵片接触蝉蛹,所述的漏斗捕捉机构,由U形漏斗和软管组成,U形漏斗插在第二节杆顶部,软管一端与U形漏斗底段相连,另一端从第二节杆上方开的槽口伸出,与收集网相连,收集网为可拉紧和放松的松紧结构,绑在软管端口,需要时可取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荷美,未经斯荷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1262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钓箱
- 下一篇:具有温度调节的蟑螂捕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