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身麻醉用胃部压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7254.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霍旭芳;王秋萍;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旭芳;王秋萍;杨琴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身麻醉用胃部压迫设备。其中,背部支承板、第一肋侧束缚带、第一拉接器、胃部束缚带、第二拉接器和第二肋侧束缚带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环以套在病人身上。两个拉接器分别调节两个肋侧束缚带与胃部束缚带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该胃部压迫设备的束紧力,适合不同体型的病人。背部支承板与胃部束缚带和肋侧束缚带的配合,使得病人背部感受到的压力较小,防止病人在术后因背部受压时间过长产生背痛。胃部挤压块有针对性的对胃部加大压力并减小压迫设备对胃部周围区域的压力,使得压迫更加有针对性。综上,上述背部压迫设备能够代替医生持续性恒压压迫病人胃部,保证麻醉过程中不会因胃部按压而导致胃返流或术后胃胀气。 | ||
搜索关键词: | 胃部 束缚带 压迫设备 拉接 全身麻醉 支承板 按压 压迫 本实用新型 病人背部 病人胃部 依次连接 周围区域 闭合环 持续性 术后胃 束紧力 体型 背痛 返流 恒压 减小 受压 术后 套在 胀气 麻醉 挤压 医生 配合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全身麻醉用胃部压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支承板(1)、第一肋侧束缚带(2)、第一拉接器(3)、胃部束缚带(4)、第二拉接器(5)、第二肋侧束缚带(6)和胃部挤压块(7);其中,所述背部支承板(1)为平板,其包括支承层和固定在所述支承层的内侧的软垫层;其中,所述背部支承板(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肋侧束缚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肋侧束缚带(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拉接器(3)与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第一连接端(41)距离可变的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与所述第一连接端(41)相反的第二连接端(42)通过所述第二拉接器(5)与所述第二肋侧束缚带(6)的一端距离可变的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肋侧束缚带(6)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部支承板(1)的远离所述第一肋侧束缚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背部支承板(1)、所述第一肋侧束缚带(2)、所述第一拉接器(3)、所述胃部束缚带(4)、所述第二拉接器(5)和所述第二肋侧束缚带(6)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环;其中,所述胃部挤压块(7)固定在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中央处,所述胃部挤压块(7)的加压面(74)面向所述背部支承板(1)定向;所述第一肋侧束缚带(2)和第一拉接器(3)与所述第二拉接器(5)和所述第二肋侧束缚带(6)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胃部束缚带(4)和所述背部支承板(1)之间;所述第一拉接器(3)包括:固定在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第一连接端(41)的外侧表面上的第一外壳(31);位于所述第一外壳(31)外部以接收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力的第一驱动件(32);穿过所述第一外壳(31)的第一转轴(33);位于所述第一外壳(31)中的第一齿轮传动组件(34);位于所述第一外壳(31)中的两个第一绳盘(36);分别盘绕在两个所述第一绳盘(36)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拉接绳(35),两个所述第一拉接绳(35)从所述第一外壳(31)穿出;与两个所述第一拉接绳(35)的位于所述第一外壳(31)外部的自由端一一对应地固定的两个第一雌连接结构(3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肋侧束缚带(2)上的两个第一雄连接结构(37);其中,所述第一转轴(33)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32)和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组件(34)之间,以将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转动传递至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组件(34),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组件(34)与两个所述第一绳盘(36)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绳盘(36)转动,两个所述第一雌连接结构(38)与两个所述第一雄连接结构(37)一一对应地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拉接器(5)包括:固定在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第二连接端(42)的外侧表面上的第二外壳(51);位于所述第二外壳(51)外部以接收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力的第二驱动件(52);穿过所述第二外壳(51)的第二转轴(53);位于所述第二外壳(51)中的第二齿轮传动组件(54);位于所述第二外壳(51)中的两个第二绳盘(56);分别盘绕在两个所述第二绳盘(56)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拉接绳(55),两个所述第二拉接绳(55)从所述第二外壳(51)穿出;与两个所述第二拉接绳(55)的位于所述第二外壳(51)外部的自由端一一对应地固定的两个第二雌连接结构(5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肋侧束缚带(6)上的两个第二雄连接结构(57);其中,所述第二转轴(53)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52)和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组件(54)之间,以将所述第二驱动件(52)的转动传递至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组件(54),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组件(54)与两个所述第二绳盘(56)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二绳盘(56)转动,两个所述第二雌连接结构(58)与两个所述第一雄连接结构(37)一一对应地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胃部挤压块(7)包括手柄(71)、轴杆(72)、固定座(73)、支承座(75)和软质垫(76);其中,所述轴杆(72)由光杆段(721)和螺纹杆段(722)两部分组成,所述手柄(71)与所述轴杆(72)的远离所述螺纹杆段(72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座(73)固定在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轴杆(72)的光杆段(721)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固定座(73)和所述胃部束缚带(4),所述光杆段(721)上设有环状凸起(7211),所述固定座(73)中设有环状凹槽(731),所述环状凸起(7211)可转动的支承在所述环状凹槽(731)中;其中,所述支承座(75)上设有螺纹槽(751),所述支承座(75)通过所述螺纹槽(751)与所述螺纹杆段(722)的旋合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轴杆(72)上,所述支承座(75)的背离所述胃部束缚带(4)的一侧表面上固定所述软质垫(76);所述支承座(75)为长方体,其长度方向为在使用时平行于病人身体的上下方向;所述支承座(75)的用于连接所述软质垫(76)的一端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形成圆角,所述软质垫(76)与所述支承座(75)的端面形状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旭芳;王秋萍;杨琴,未经霍旭芳;王秋萍;杨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0672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